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21.
成年猪胰岛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胶原酶消化法对成年猪胰岛的分离效果.方法采用胶原酶胰导管注射负荷技术,静止消化与物理消化相结合消化分离成年猪胰腺脾叶;不连续密度梯度比重离心纯化,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功能.结果胰岛收获量为8339±2305胰岛数/g胰腺,纯化后胰岛数/g胰腺为4367±1876,纯度为85%,胰岛素释放反应良好.结论采用本方法消化分离成年猪胰岛,胰岛细胞产量、纯度较高,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22.
微囊化猪胰岛肝动脉内移植治疗犬Ⅰ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放射介入方法行微囊化猪胰岛细胞肝动脉肝内移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放射介入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将微囊猪胰岛经肝动脉植入糖尿病模型犬肝内 ,术后监测空腹血糖、C肽、胰岛素用量变化 ,行肝功能、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移植后糖尿病犬血清C肽水平升高 2~ 6倍 ,胰岛素用量逐步减少 ,3只犬停用胰岛素并维持空腹血糖正常 ;移植后肝转氨酶一过性升高 ,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 经肝动脉肝内微囊猪胰岛素异种移植治疗移植Ⅰ型糖尿病犬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3.
该实验采用机械法分离制备成年猪胰岛细胞,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A-P-A微囊)包裹猪胰岛细胞,检测其体外培养时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微囊化猪胰岛细胞体外培养结果比较,微囊化与未微囊化猪胰岛细胞一样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胰岛细胞在微囊内生长良好,并不断分泌胰岛素,微囊对胰岛素有良好的通透性。微囊包裹成年猪胰岛细胞将可能是临床胰岛异种移植的一较好供体来源。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用静电法制备小微囊包裹成年猪胰岛细胞.方法用自制的静电微囊发生装置、制备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微囊直径<350μm),包裹成年猪胰岛,体外检测APA小微囊猪胰岛生物活性及微囊膜的通透性.结果静电法制备的APA微囊直径300~350μm,大小相对均一.小微囊包裹成年猪胰岛后,每个微囊内可见1~2个胰岛团,表面光滑.囊内胰岛组织学结构完整,体外培养微囊化胰岛素分泌良好,葡萄糖刺激释放明显,显示了良好的细胞活力及微囊膜通透性.结论用我们自制的静电微囊发生装置能制备APA微囊包裹成年猪胰岛细胞,微囊直径300~350μm,表面光滑,囊内猪胰岛生物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25.
成人胰岛细胞手工消化与自动消化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改进成人胰岛细胞消化分离技术,探索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改进的手工消化法(n=12);及采用自制的胰岛自动分离装置(n=10)进行成人胰岛分离。比较两组间胰岛分离产量,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功能。结果自动消化组每克胰腺胰岛产量(6410.55±1871.6)IEQ/g胰腺,明显高于手工消化法(4428.4±1201.7)IEQ/g胰腺(纯化后)(,P<0.01)。自动消化组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为(4.31±0.24)μU/insulin/IE/h,刺激指数为(2.52±0.39)μU/IE/h,均高于手工消化组(4.04±0.23)μU/insulin/IE/h(,1.99±0.53)μU/IE/h(,P<0.05)。结论采用自动消化法分离成人胰岛产量较高,功能良好。胰腺自动分离装置可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腹腔镜微囊化猪胰岛小网膜腔内异种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内镜技术因其微创、直观、安全等长处而得到迅速发展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我们在前期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猪胰岛体外研究及动物实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1,2 ] ,结合腹腔镜微创技术 ,进行APA微囊新生猪胰岛小网膜腔异种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患者 5例 6人次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患者一般资料 :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的I型糖尿病患者 5例 6人次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15~ 44岁。病程 2~12年。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史。胰岛素用量为 46~6 6U/d。2 .APA微囊化新生猪胰岛制备…  相似文献   
27.
胰腺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体的缺乏和移植排斥反应制约了胰岛移植的广泛应用 ,胰腺干细胞分离及诱导分化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28.
29.
成人胰岛细胞同种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治疗I型糖尿病可以达到不依赖胰岛素。应提高胰腺消化、分离、纯化、保存技术,解决移植免疫排斥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
陈欣欣  胡小戊  夏婷  章乐虹 《广东医学》2016,(24):3699-3701
目的:探讨B超联合X线C臂机下调整异常静脉输液港的临床价值及社会价值。方法收集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导管位置异常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患者共12例,对其用B超联合X线C臂机定位下进行输液港导管调整,探讨B超联合X线C臂机定位下调整输液港导管异常的可行性。结果11例患者调整成功,其中2例进入其他血管的输液港导管经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3例输液港导管末端卷曲的调整后输液港导管末端变直;1例化疗后导管在血管内打折的患者经调整后输液港导管通畅并且位置正常;5例患者在化疗几次后输液困难经调整后输液顺畅。另外1例患者置管后发现输液港导管位于脊柱左侧,在调整过程中发现导管始终位于脊柱左侧,考虑为先天大血管变异所致而停止调整。12例无重大并发症,术后无感染。结论 B超联合X线C臂机定位下能够安全有效地调整异常输液港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