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从外周血、脾脏、肝脏内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CD4^+T淋巴细胞对HCV不同基因重组抗原或人工合成多肽的增殖反应,综合了该类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状况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在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淋巴细胞急剧减少状态下,过继mIL-21转染的瘤苗细胞(mIL-21-Sp2/0)免疫致敏的同系小鼠淋巴细胞,联合mIL-21-Sp2/0瘤苗免疫,探讨过继免疫抗瘤效应机制.方法 用Cy 100 mg/kg预处理BALB/c小鼠2 d后,以灭活mIL-21瘤苗免疫的同系小鼠脾及淋巴结的淋巴细胞作为肿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过继给Cy预处理鼠,同时用mIL-21瘤苗免疫,7 d后以野生型Sp2/0细胞攻击,观察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FCM)分析CD4+、CD8+、CD4+CD25+T细胞等亚群的变化,分别以CFSE和7-AAD标记,FCM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效应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y预处理小鼠接受过继效应细胞及mIL-21瘤苗免疫后,可有效地抵抗野生型Sp2/0细胞的攻击.过继的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体内增殖能力和体外杀伤活性显著增强,分泌IFN-γ效应细胞的数量显著增高.结论 在小鼠淋巴细胞减少期,过继mIL-21瘤苗免疫致敏的肿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并同时给予mIL-21瘤苗免疫,利于输入的效应细胞及自身免疫细胞的增殖和特异性抗肿瘤功能的形成与维持.  相似文献   
83.
 Wnt 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运动和分化的关键途径,在胚胎和器官发育以及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不恰当激活,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其侵袭转移的过程,而且还与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的关系密切,该通路可能通过作用于TSC而引起肿瘤产生耐受及复发,作用机制与其作用于干细胞的机制类似,从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本文就 Wnt 通路中最为常见的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干细胞、肿瘤和 TSC 中作用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4.
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晓武  窦骏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22-1223
纳米技术 (nanoscaletechnology)是一门在 0 1~ 10 0nm量度范围内利用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 ,研究其相互作用 ,并对材料进行加工 ,制造成具有特异功能的产品 ,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的综合交叉技术体系。现将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1 纳米技术在医学材料中的应用纳米材料技术包括纳米相材料技术和纳米复合改性技术。其特点是因为纳米颗粒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从而使其在力、磁、热、光、电等性能也发生了变化。纳米材料是指由纳米级的结构单元构成的任何类型的材料 ,例如金属、陶瓷、聚合…  相似文献   
85.
mIL-21基因治疗小鼠肿瘤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小鼠Sp2/0皮下肿瘤模型,以我们构建并鉴定过的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mIL-21在瘤体内直接注射,考察mIL-21基因治疗对小鼠Sp2/0肿瘤的疗效。结果显示pcDNA3.1/mIL-21质粒治疗对小鼠皮下Sp2/0肿瘤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CTL和NK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IFN-γ分泌升高显著,但抗体无明显升高。表明mIL-21基因治疗的抗肿瘤效应,可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6.
肿瘤抗原P1A与细胞因子mGM-CSF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并鉴定细胞因子mGM-CSF和肿瘤特异抗原PIA共表达载体,为研究新型的肿瘤疫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以PCR方法从pCI-neo/PIA中扩增出PIA编码基因片段,构建于pRSC质粒上;再从pORF-mGM-CSF中扩增出mGM-CSF基因片段.插入pRS-PIA重组质粒PIA基因的上游。以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并将鉴定过的重组质粒以脂质体法转染7721细胞.用RT-PCR法鉴定转染细胞中PIA基因和mGM-CSF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mGM-CS17和PIA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此质粒的7721细胞中检测出了PIA和mGM-CSF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mGM-CSF和PIA的共表达载体,为研制新型肿瘤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中性红和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了不同剂量黄芪配伍当归补血汤(DGBXT),对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IL—2产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与当归之比为5:1的常规配方组成的DGBXT,能明显提高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IL—2的产生能力。而黄芪与当归之比分别为2.5;1、10:1、20:1配伍的DGBXT,对正常小鼠脾细胞NK和IL—2活性的影响,虽有增高趋势,但与NS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这一实验结果为中药DGBXT的“五倍黄芪归一份”的配方原则,提供了良好佐证。  相似文献   
88.
丙型肝炎病毒(HCV)疫苗研制因其存在不同基因型等多种因素而困难重重,但人们仍在不断探索,现综述年来HCV疫苗,包括HCV蛋白疫苗、HCV-DNA疫苗研制概况,并对存在问题和拟采用对策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89.
目的:白细胞介素21是近年发现的由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观察其体内外免疫作用,拟构建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的活性进行鉴定。方法:实验于2006-03/2007-05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和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完成。实验材料:实验中所用BALB/c小鼠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六七周龄,雌雄兼备,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pcDNA3.1/mIL-21质粒由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提供、实验方法:以pcDNA3.1/mIL-21质粒为模板,PCR获得长度为369 bp的mIL-21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至pET-28a( )质粒中,采用PCR酶切和测序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并对重组蛋白进行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及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mIL-21,经鉴定后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显示含重组质粒的诱导菌在M16 000位置出现一蛋白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体外生物学功能检测显示该重组蛋白能够增强小鼠脾细胞中的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mIL-21,表达的mIL-2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从外周血、脾脏、肝脏内CD_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CD_4~+T淋巴细胞对HCV不同基因重组抗原或人工合成多肽的增殖反应,综述了该类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兔疫功能状况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