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机体健康或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在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方面分别发挥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进行双向调节,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体内氨基酸代谢的过程亦受肠道菌群影响。氨基酸代谢的改变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相应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改变亦影响了相关氨基酸的代谢。文章就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在研究中以肠道菌群与氨基酸代谢为切入点,进一步阐明相关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2.
目的:研究参白解毒方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参白解毒方处理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SW480和SW620,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T29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或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的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CD133的表达水平。结果:参白解毒方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SW480和SW620的增殖(P<0.01,P<0.05),减少HT29细胞形成克隆的数目(P<0.05,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参白解毒方可以显著抑制HT29细胞的迁移(P<0.05,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参白解毒方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上调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  相似文献   
193.
基于临床观察,总结导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对肝癌的病机认识。认为内外合邪产生多种病理因素,如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火郁热毒错综夹杂,则癌毒内生。癌毒是肝癌致病的病理关键。作为特定的病理因素,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复发性、扩散性、猛烈性、凶险性、循环往复性等诸多特点。在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癌毒炽盛贯穿始终,即便是在病程后期,正虚邪亦盛。肝癌病理性质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癌毒为标,气阴两虚、气血亏虚为本。肝癌病位在肝胆,与脾、肾密切相关,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探讨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Fe)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载体[MIL-101(Fe)/GO]共载2种抗肿瘤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和苦参碱的适宜性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MIL-101(Fe)与MIL-101(Fe)/GO复合载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分析(BET)、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采用CCK-8细胞实验考察2种载体的安全性,采用体外溶出试验,以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与苦参碱在MIL-101(Fe)/GO中的载药量与释放量。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可见制得的MIL-101(Fe)/GO复合载体为多面体晶型结构复合体系;细胞活力实验结果表明,2种载体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未产生抑制。木犀草素与苦参碱在MIL-101(Fe)中的载药量分别为14.1%、10.63%,在MIL-101(Fe)/GO中载药量分别为20.74%、14.1%;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pH=5的条件下,MIL-101(Fe)/GO在72 h内可释放出23.92%的木犀草素与32.07%的苦参碱,而在pH=7.4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5.
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术思想。周老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毒邪。癌毒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构成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的治疗大法为"消癌解毒、扶正祛邪",据癌毒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兼夹主次情况,配合化痰、祛瘀、利湿、清热等治法。  相似文献   
196.
周仲瑛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仲瑛教授认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癌毒既可直接外客,亦可因脏腑机能失调而内生,癌毒阻滞,病变乖戾,诱生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并耗气伤阴.本文从癌毒的形成、癌毒的本质、癌毒致病的特性、癌毒致病的基本病理、癌毒学说的临床意义以及临证治疗恶性肿瘤病人时对于癌毒的用药特点等几方面系统阐述了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  相似文献   
197.
周仲瑛教授认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癌毒既可直接外客,亦可因脏腑机能失调而内生,癌毒阻滞,病变乖戾,诱生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并耗气伤阴。本文从癌毒的形成、癌毒的本质、癌毒致病的特性、癌毒致病的基本病理、癌毒学说的临床意义以及临证治疗恶性肿瘤病人时对于癌毒的用药特点等几方面系统阐述了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  相似文献   
198.
惠逸帆  程海波  李柳  廖星 《中医杂志》2023,(11):1100-1106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中的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为该指南形成推荐意见提供指导,并为同类指南内容构建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30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结直肠腺瘤临床研究文献,整理涉及的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德尔菲法通过三轮线上问卷的形式,第一轮遴选调研专家对各条目是否纳入指南进行勾选,以票选率>60%为标准纳入指南讨论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清单。第二轮、第三轮德尔菲法遴选项目组专家采用李克特计分方法,基础问题与临床问题均按5分制评分,以变异系数≤25%且均值≥4分纳入临床问题;结局指标根据重要性进行9分制评分分级,以变异系数≤25%纳入标准。第二轮变异系数>25%进入第三轮,第三轮变异系数>25%剔除;同时以积极系数≥60%、权威系数≥0.7、协调系数中变异系数≤25%,克朗巴赫系数≥0.7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50篇,划分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的范围,临床问题涉及中西医病名、中西医诊断、西医筛查及方法、中医体质辨识、中西医预防、中西医治疗,结局指...  相似文献   
199.
随着现代中医肿瘤学科的建立,中医药防治肿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涌现了一批学术思想与观点。其中,扶正治癌理论、从膜论治理论、带瘤生存理论、癌毒病机理论、固本清源理论、调气解毒理论是目前中医肿瘤领域较有代表性的学说。纵观中医肿瘤学界对于中医名家思想的研究,已经产生出不少成果,但将诸多医家思想同时进行讨论的研究,相对甚少。本文从学术内涵、临床应用两方面对上述创新性理论进行总结研究,为进一步指导中医肿瘤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0.
程海波教授团队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为基础,创建了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胃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痰、瘀、郁、毒”;核心病机为“痰瘀郁毒、脾胃亏虚”;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治疗以抗癌解毒为核心,化痰祛湿、祛瘀散结为关键,理气解郁为要点,健脾益胃为根本。本文基于癌毒病机理论,阐释胃癌的核心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为中医药辨治胃癌开拓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