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维持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对于细胞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由电离辐射和类辐射药物产生的DNA双链损伤是最主要的细胞毒损伤,如果不能修复这种损伤就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肿瘤的形成或其他年龄相关疾病[1].体内外的研究都证明H2AX的修饰在调节各种细胞应答DNA双链断裂中起着中心作用[2-4].Giunta等的实验为rH2AX作为DNA双链断裂的标志提供了证据[5].而食管癌ECA109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TE13细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他们的生物学特征不同,研究r-H2AX在不同食管癌株系的动力学特点将有助于了解DNA双链断裂——这一细胞内最致命的损伤的特点与食管癌放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197例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年龄≥75岁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放疗前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对生存时间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疗前GNRI评分正常组139例,异常组58例,两组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1.08%、9.82%和8.73%、6.18%(P>0.05)。放疗后GNRI评分正常组68例,异常组129例,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7.04%、7.42%和16.17%、3.65%(χ2=12.316、14.61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放疗后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总生存时间(OS)相关(χ2=6.569~22.434,P<0.05);T分期、GTV、放疗前NLR及放疗后的BMI、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相关(χ2=4.579~18.99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放疗前NLR、放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放疗后GNRI为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放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GNRI均为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χ2=4.716、13.083、4.519,P<0.05)。结论 营养指标GNRI可作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预后指标。临床工作中对GNRI评分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可积极行营养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照射范围对生存预后的影响并行亚组分析,为特定群体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放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至2015年在本院行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的56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组和累及野照射(IFI)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并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至2018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99.7(95%CI:77.5~122.1)个月,随访率95.9%。全组1、3、5年LRFFS分别为61.5%、26.5%、14.3%,PFS分别为56.7%、25.0%、13.4%,OS分别为73.0%、31.1%、16.8%。倾向评分配比法(PSM)后,ENI组(141例)和IFI组(141例)1、3、5年LRFFS、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体积≤37 cm3和Ⅰ+Ⅱ期是LRFFS、PFS和OS预后良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ENI组和IFI组1、3、5年LRFFS、PFS和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I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P=0.048)。结论 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食管癌患者,给予ENI照射可降低局部区域复发,但对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放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25例临床Ⅲ期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计算PNI、营养风险指数(NRI)等营养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PNI最佳临界值为49.925,依此预后营养指数将患者分为低PNI组(PNI<49.925)和高PNI组(PNI≥49.925),NRI以100作为临界值分为NRI≥100和NRI<100,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并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对OS和PFS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放疗前PNI与血红蛋白(HGB)(r=0.505,P<0.001)和NRI (r=0.594,P<0.001)呈正相关。低PNI组和高PNI组患者1、3、5年OS分别为67.5%、27.3%、11.4%和85.4%、45.8%、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9,P<0.05),低PNI组和高PNI组患者1、3、5年PFS分别为59.7%、23.2%、4.9%和79.2%、35.4%、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剂量、化疗、白蛋白(ALB)、NRI和PNI水平与总生存(χ2=6.822、4.326、4.474、13.123、8.846、8.569,P<0.05)和无进展生存相关(χ2=7.869、4.636、5.874、10.911、8.544、6.71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TV、放疗剂量、PNI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GTV、放疗剂量、是否化疗、PNI是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放疗前PNI是接受根治性放疗的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可作为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5.
沉默H2AX食管癌ECA109中MDC1和53BP1斑点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沉默H2AX后在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中应答电离辐射时对MDC1和53BP1的影响.方法 构建沉默H2AX的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并检测转染后的沉默效用;免疫荧光检测r-H2AX、MDC1和53BP1核内斑点的情况以及用Western blot检测这几种蛋白的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了沉默H2AX的ECA109细胞.2)电离辐射可引起r-H2AX表达量的增加,不引起MDC1和53BP1表达的增加,同时电离辐射诱导产生的r-H2AX、MDC1和53BP1核内斑点变化的规律一致.3)沉默H2AX后的ECA109细胞核内r-H2AX、MDC1和53BP1斑点的数量明显减少,尽管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 在ECA109细胞中H2AX是电离辐射后比较早的反应蛋白,可以调节下游MDC1和53BP1斑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评估超声内镜(ERUS)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TN分期的准确性并探讨放化疗后TN分期变化与术后病理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DT 50Gy/25次),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替吉奥胶囊,根据体表面积确定剂量,连服2周,停药1周为1周期,连续用药2个周期,于放化疗结束后6~8周行手术。每例患者分别于术前行ERUS检查和术后病理确定分期,比较术前ERUS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分析腔内超声检查对TN分期、T分期及N分期判断的准确率。结果 腔内超声检查对T1、T2、T3和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8%、76.9%、83.3%和83.3%,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0.0%。N0和N+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4%和62.5%,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0.0%。T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2.5%。结论 ERUS在T分期及N分期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直肠癌术前分期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影响Ⅱ~Ⅲ期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年 1月—2010年 12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后病理分期为Ⅱ~Ⅲ期共 7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治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16 例患者 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79.85%、58.27%、 49.73%。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中粘连程度、术后阳性淋巴结数目、T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 P<0.05)。对术后辅助治疗方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Ⅱa期(342例)患者术后化疗组 OS优于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χ2分别为 9.301、4.422,P<0.05或P<0.01);Ⅱb(75例)及Ⅲ期(299例)患者术后放化疗组及术后放疗组 O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Ⅱb期:χ2分别为 3.926、4.605,P<0.05;Ⅲ期:χ2分别为 8.504、7.435,P<0.01)。716例患者 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71.23%、49.32%、38.26%。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中粘连程度、TNM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对术后辅助治疗方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Ⅱa期患者术后化疗组 PFS优于单纯手术组(χ2=7.481,P<0.01);Ⅱb及Ⅲ期患者术后放化疗组 PF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χ2分别为 6.684、5.741,P<0.05)。结论 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为影响Ⅱ~Ⅲ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Ⅱa期患者可仅行术后化疗,而Ⅱb~Ⅲ期患者接受辅助放疗或放化疗可获得更优预后。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性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老年性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位年龄67岁(60~78岁),原发瘤部位明确,95例(97.9%)原发瘤有病理学证实。腹腔共有转移灶136个,转移灶中位体积35.7 cm3(4.6~123.8 cm3)。腹腔淋巴结转移灶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中位剂量58 Gy(36~70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预后因素。结果 97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CR+PR)84.6%,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4.7%、4.8%。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瘤部位、病理类型、合并其他部位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瘤体积、放疗剂量对预后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腔淋巴结转移瘤体积、放疗剂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老年性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肿瘤潜在倍增时间(Tpot)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潜在倍增时间(Tpot)检测的临床意义祝淑钗作者单位:050011石家庄,河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1概念及背景肿瘤细胞动力学研究已近30年,早期用3HTdR离体脉冲标记、放射自显影方法计算标记指数(LabelingIndex,LI),多数人认为高LI...  相似文献   
100.
年轻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轻食管癌患者的放疗效果,有些人认为较好,但也有相反的报道。现将我科1984年12月以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年轻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1 资料和方法 1969年11月~1984年12月,我科共收治食管癌5376例,其中39岁以下(最小25岁)行单纯放疗者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