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以CT/MRI扫描结果为标准,分析150例纵隔B超检查结果,探讨B超检查纵隔淋巴结的价值,参照美国胸科协会的分区法,将纵隔淋巴结分为8个区。正常情况下5区、8区不能被显示,其它各区显示满意者占81%~97%,以上段气管旁区最高(97%)。B超扫描对纵隔各区淋巴结检出率为33%~93%,以上段气管旁最高,右侧93%,左侧88%)。假阴性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的某些纵隔区不能满意显示。作者认为B超是CT、MRI的一种有意义的辅助手段;B超扫描对肺癌N分期及淋巴瘤分期价值下大,对随诊食管,贲门癌患者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有帮助,对淋巴结肿瘤的疗效观察、疗后残留肿块的性质判断及疗后随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2.
肾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肾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约占2%,在原发肾恶性肿瘤中占75%~85%。男性发病率较高,以50岁以上的患者较多见。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早期肾癌的检出率有所增加。早期检出、早期治疗可望提高5年生存率。1 病理肾癌起源于近曲肾小管。根据胞浆形态,可分为清亮...  相似文献   
43.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B超表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复习14例以头颈部肿瘤就医,组织学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的CT及B超表现,旨在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女性患者13例,男性1例。CT平扫1例,直接增强扫描13例,B超扫描8例,结果:以内颈链下组及锁骨上下区受累最常见,均为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100%),病变部分或全部与邻近肌肉粘连者78.0%,CT增强扫描分3型:Ⅰ型:均匀等密度强化;Ⅱ型;薄环形周边强化,中央低密度相  相似文献   
44.
双侧颈部多发巨大淋巴管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24岁。20年前发现右下颈部一软组织肿物,如花生米大小,在当地医院行肿块切除术。1年后肿块又缓慢增大,13年前肿瘤直径达5cm大小,在外院再行肿块切除术(病理不详),术后半年复发,未予治疗。体检:右侧面颈颌部巨大肿物,质软,呈囊性,大小为12...  相似文献   
45.
腹膜后间隙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复习腹膜后间隙的正常断面解剖以及各种断面成像方法( CT、BUS、MRI) 的检查技术、优点及局限性。了解原发腹膜后间隙肿瘤的影像表现。腹膜后间隙原发肿瘤十分罕见。在全身肿瘤中约占0 .3 % —3 % ,其中间叶组织肿瘤约占20 % —60 % ,神经源肿瘤占10 % —30 % ,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占10 % 。良性肿瘤47 .02 % ,以神经源肿瘤居首位。恶性肿瘤占52 .98 % ,以间叶组织肿瘤最多见。脂肪肉瘤、良性神经源肿瘤、畸胎类肿瘤、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他病理类型往往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影像检查应特别注意肿瘤与邻近大血管及重要器官结构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对疑为生殖细胞肿瘤的男性患者应注意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及睾丸的B 超扫描。疗后影像检查随诊对早期检出复发、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14岁。左鼻腔堵塞,左面部肿胀半年,左眼复视2个月。检查见左鼻腔后方质脆肿物,触之易出血,双颈淋巴结肿大。CT扫描:左上颌骨以及翼突、翼极、中颅窝底、筛板、纸样板、颧弓、左岩骨等广泛骨质破坏,有较多瘤内钙化。软组织肿物累及左鼻腔、上颌窦、颞下窝、蝶窦、筛窦、左眼眶等(图1),病理诊断:肿物穿刺活检为弥漫性大细胞型非何杰金淋巴瘤。颈淋巴结活检为慢性淋巴结炎。局部放射治疗6000CGY后,肿物缩小.骨质修复。钙化增多(图2),随诊:放射治疗后2年复查CT,肿物基本消失。讨论骨恶性淋巴瘤在原发骨恶性肿瘤中占…  相似文献   
47.
结,直肠癌术后孤立性肺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肺孤立性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原发肺癌的鉴别。材料与方法:31年间13例结、直肠癌术后肺孤立肿物,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转移性腺癌11例13次,原发肺癌2例。结、直肠癌切除与肺转移瘤切除间隔时间为3 ̄96个月,中位33个月。均有正侧位胸片,病灶体层和CT各6例。结果:肿物直肠1.5 ̄8.5cm(中位3.4cm),类圆形3例,椭圆形8例10个,浅分叶10例;边缘光整8例10个  相似文献   
48.
94例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的CT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总结了94例肾上腺功能性疾病临床生化、B超、CT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1例(皮质腺瘤48例,皮质增生13例),皮质醇症33例(皮质腺瘤18例,皮质增生11例,腺癌4例)。用1.5 ̄3mm薄层扫描,醛固酮瘤CT定位准确率达93.3%;皮质腺增生(醛固酮症13例,皮质醇症11例)术前定位准确率83.3%。手术前91%CT可鉴别腺瘤或增生。本文讨论了皮质醇腺瘤和醛固酮腺瘤  相似文献   
4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的较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盆腔,可以侵犯肠道及泌尿系,罕见者可侵犯肺、胸膜,甚至脐部。X 线表现无特异性,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避免误诊的最重要注意点是考虑到本  相似文献   
50.
胃肠道疾病时钡剂造影和内镜为主要检查手段。选择性使用CT检查可以辅助钡剂造影的不足,并为重要的胃肠道检查技术。一、食管(一)检查方法:检查前空腹吞服1.5%泛影葡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