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6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对15例伴有玻璃体视网膜异常粘连的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前膜剥离、玻璃体注惰性气体及巩膜扣带术。术中重点在于玻璃体后界膜的分离。追踪观察6 ̄12个月,视网膜解剖及功能复位率为93.3%。根据术中所见,本文提出针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治疗方案,同时注射到玻璃体后界膜对黄斑孔的形成、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索一种复发率低、简易可行的翼状胬肉手术方式,规范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中国期刊网近年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的研究结果,研究对象分为6组:单纯切除组、结膜移植组、羊膜移植组、羊膜移植+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浸润组、角膜缘干细胞(limbalstemcell,LSC)移植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LSC)+MMC浸润组,同时对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翼状胬肉6种手术方式的复发率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133.260,P<0.001),其中单纯切除术(20.00%)、结膜移植术(4615%)与其他术式间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羊膜移植术、羊膜移植+MMC术、角膜缘LSC移植术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缘LSC移植+MMC术的术后复发率最低(0.36%)。结论 角膜缘LSC移植+MMC术是一种复发率低、可进行临床推广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3.
例1 男,50岁.因羽毛球双打比赛做为前排选手右眼被羽毛球拍击伤后疼痛,流泪,视物模糊不清半小时急诊入院.查体:VOD:HM/10cm,VOS:1.0,眼压:右眼35.76mmHg,左眼17.30mmHg,右眼睑肿胀,结膜片状出血,角膜雾状水肿,前房充满血性房水,虹膜窥不清,隐见瞳孔圆,直径约3.5mm,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窥不清.左眼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眼B超示右眼晶体脱位.眼眶CT示:①右眼晶状体脱位.②右眼睑肿胀.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国人高度近视眼形成后,21-40岁年龄组间青春发育后期中青年人群的眼底表现和其演变趋势,以及相伴随的眼生物参数的变化。方法入选包括:21~40岁、屈光度≥-6D、眼轴≥25mm。并将年龄分为4组:~25岁组,-30岁组,-35岁组,-4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144例(144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眼底镜、眼底照相、Heidelberg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素/吲哚氰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eon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1)144只眼中,不同眼底改变的构成年龄基本近似(31-38只眼,21%-26%)。(1)71.6%眼底改变呈现非病理性改变,其中42.4%为豹纹改变,25%无眼底变化、并且集中于25岁以下组(44.7%);②28.5%为病理性改变(较前期研究的20岁组的15.8%明显升高),主要形成于25岁以后,并随年龄增加而构成比加大。(2)①-25岁组平均一8D、眼轴26.3mm。眼轴28mm、屈光度-9D呈现豹纹状改变。②-30岁组、-35岁组平均-10.5D、眼轴28.3mm。29mm以上眼轴呈现病理性眼底改变。③-40岁组平均-11.5D、眼轴28mm。眼底变化呈多样。(4)21-40岁年龄段稳定在-7D以内眼底可以无改变;豹纹状改变可以耐受较高近视度数达10D以上、较大眼轴变化27~30mm;病理性眼底基本分布在12D左右。四组间,~25岁组与-20岁组相似,~30岁组与~35岁组呈平台状,~40岁组又呈多样性改变。⑤眼压呈现较低平均眼压水平(平均16.28mmHg)。结论21—40岁年龄段的高度近视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进入青春发育后期和成年期的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仍在持续;(2)发育期后形成的近视度数控制在-8D、眼轴27mm以内眼底可长期保持在豹纹状改变;(3)40岁组在较短眼轴可以出现病理性眼底改变提示正常的机体衰老与高度近视的退行性病变可以重叠,从而加速、加重后者的发生;(4)由于豹纹状改变可以耐受较高近视度数达10D以上、较大眼轴变化27—30mm,故豹纹状改变应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控制豹纹状改变的不同阶段,可能阻止进入中老年龄段后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5)应采用校正眼压以排除球壁的影响,各个阶段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以下1-2个标准差可能是安全控制眼底豹纹状改变向病理性改变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国人进入中年的高度近视眼的自然演变病程,即41~60岁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压、眼球形态下的眼底改变演化趋势。方法入选包括:41~60岁、屈光度≥-6D、眼轴≥25mm。并将年龄分为4组:~45岁组,~50岁组,~55岁组,~6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154例(154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检眼镜、KOWA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con 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1)154例(154只眼)中,非病理性改变占45.5%,其中豹纹状改变者33.8%,无眼底变化者11.7%(前期报告中,~20岁以下组的占36.8%,~40岁以下组占25%);病理性改变明显升高达46.8%(前期研究中,~20岁以下组15.8%,~40岁以下组28.5%)。黄斑局限病灶占7.8%。(2)~45岁组平均近视度-10D,平均眼轴27mm。~50岁组、~55岁组、~60岁组平均近视度-11.5D,平均眼轴28mm。(3)1)与前期~20岁组、~40岁组相同,41~60年龄段稳定在-7D、眼轴27mm以内眼底可以无改变;2)眼底变化呈多样性,即-14D、28mm的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但眼轴28mm可呈病理性改变,这与前期的~40岁组的变化相同;3)病理性眼底改变基本分布在11D左右,但眼轴多在27~29mm。(4)平均眼压17mmHg,与前期~20岁组、~40岁组阶段相比,并综合考虑眼轴和球壁变化,呈相对的较高状态。结论 41~60年龄段的高度近视眼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是发生病理性近视改变的关键年龄段;(2)41~60岁的中年人高度近视眼眼底形态变化呈持续进展趋势,可能与机体衰老过程叠加,或受其他参数或中老年高发病的影响,提示临床对此组人群将高度近视眼的自然衰老与机体的自然衰老综合认识的必要性。(3)非病理性眼底改变(豹纹状眼底)可以耐受较高的近视屈光度数和较长的眼轴变化,故豹纹状改变应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控制豹纹状改变的不同阶段,可能阻止进入中老年龄段后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4)应采用校正眼压以排除球壁的影响,各个阶段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以下1至2个标准差可能是安全控制眼底豹纹状改变向病理性改变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对在校中学生眼健康状况中的动态屈光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设计,对初一学生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初一学生(平均年龄13岁)在正常动态情况下,近视眼的患病率为83.6%,其中68.6%为低度近视,13.4%为中度近视,1.6%为高度近视。正视眼占11.8%,远视眼占4.5%的。平均屈光度(等效球镜)为(-1.57±1.66)D,其中低度近视平均(-1.4131±0.71)屈光度(D),中度近视平均(-4.21±0.88)D,高度近视平均(-6.92±0.73)D。性别中女生组平均屈光度(-1.77±1.68)D大于男生组(-1.53±1.64)D,眼别中右眼组平均屈光度(-1.87±1.68)D大于左眼组(-1.54±1.63)D。结论应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一人群的用眼状态采取综合、简易的手段,对其近视度数进行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87.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充填后的B超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描述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内充填气体、硅油的B超表现。方法:用法国光太标准化A/B超声诊断仪对115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患者用上述方法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填充气体及硅油后眼内气体或硅油后的结构不能看到,但通过改变患者头位及体位,可全方位探查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结论:用B超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可准确可靠地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眼后节情况。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65例已放弃治疗的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施行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针对其玻璃体牵拉这一发病机制,以及根据牵拉部位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即对后部增殖性病变者行完全缓解牵拉的玻璃体手术、对前部增殖性病变者则采用巩膜扣带、玻璃体手术尽量充分缓解牵拉,必要时以惰性气体或硅油内填充对抗牵拉,并对视网膜脉络膜疤痕粘连的效果进行了观察。追踪12-44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占67.7%,功能复位率56.9%。临床结果提示这类视网膜脱离治疗的关键是解除玻璃体牵拉,而凝固术形成的疤痕粘连不能有效维持视网膜复位。  相似文献   
89.
玻璃体切除术的发展使以往认为无法治愈的玻璃体病变开创了有效的疗法。自1989年我们采用美国MVSXX型玻璃体切除机开展全玻璃体切除术以来,收治了210例各种玻璃体病变患者,其中84%效果显著,恢复了有用视力,其余16%在术后一月内又发生视网膜脱离,既使再次手术亦难复位。为解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治疗这一难题,笔者创用联合手术方法,并获成功,迄今尚未见有文献报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0.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免疫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研究证实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中含有IgG、IgA、IgM及补体C3等免疫大分子物质以及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并检测出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及生长因子,还检测出S-抗原和细胞因子的mRNA。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具有表现转换、抗原提呈及多种分泌功能。我们认为,PVR的免疫机制实质上是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水平痰症和免疫功能细胞及其分泌的(以及血源性的)多种活性因子和多肽生长因子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