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6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五)干预:干预性控制:
  分为两部分:个性化设计;综合防控理念。
  1.近视防控的个性化设计:三种状态、十道防线。
  三种状态
  (1)未患/初患近视(隐性/高危)的基本干预手段:控制未来不发展成为近视;
  保证巩膜表层静脉压低水平,有利于房水排出,保持直立头位:桌面15°倾斜,桌高位于腰部;椅高使大腿下斜15°;下午写作业前:托吡卡胺滴眼液点双眼1~6次,每眼每次1滴,每次间隔5分钟,20天1疗程,每月停10天,或每周停2天。  相似文献   
102.
八、近视防控的具体可操作性流程 有五个要点,包括系统检测、综合评估、多层面诊断、追踪观察、以及综合干预,以确保形成全面系统的近视防控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3.
患者,男,18岁。以“双眼视力突然下降20天”之主诉入院,20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头痛、恶心、呕吐,为喷射状,在外院检查发现“双眼视乳头水肿”,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对症治疗后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门诊以“双眼视乳头水肿原因待查”收住。既往学校体检时发现血压高,未予重视。查体:一般情况可,BP130/80mmHg,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  相似文献   
104.
熊××男43岁以左眼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术后疼痛、视物不见1周主诉入院。1周前因“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度近视,右眼视网膜脱离、无功能”眼在当地医院行左眼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术,手术顺利,3小时后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105.
伴视网膜后膜的视网膜脱离及手术治疗西安市第四医院眼底病研究室石一宁,王煊,延琼视网膜后膜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作用以往常不被人们所关注。随着玻璃体手术的开展,这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的特殊表现正逐渐被人们认识N".我们采用单纯的巩膜扣带术联合局...  相似文献   
106.
石一宁  王煊 《实用眼科杂志》1993,11(12):715-717
本文创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方法,对29例伴周边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排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进行治疗。根据术前B超形态学检查和玻璃体手术中直观察,判断增殖病变的部位,同时采用对抗增殖区放射状牵拉点和缓解玻璃体基底部环状收缩的治疗疗原则,将网脱型玻璃体积血手术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分别提高82.8%和94.1%,大大减少了医源性并发症。这种手术方法眼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基本上解决了因牵拉性视  相似文献   
107.
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是以玻璃体内丝状、颗粒状或团块状的白色混浊物以及晶状体后囊膜上的"足盘样"附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玻璃体内淀粉样物质沉积[1].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的报道较少,详细的家系观察更为少见.为此,我们对一典型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家系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规律进行了13年的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西安市城区重点中学初中学生眼屈光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对在校初中学生眼屈光情况进行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初中学生2326人4652眼进行动态眼屈光状态指标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初中学生(年龄13~15岁)近视眼的发病率为89.4%,其中57.6%为低度近视,26.9%为中度近视,4.9%为高度近视;正视眼仅占6.9%,尚有3.7%为远视眼。中高度近视在初三年级明显升高,正视、远视在3a间递减。平均屈光度(-2.39±2.10)D,其中低度近视平均(-1.62±0.75)D,中度近视平均(-4.32±0.83)D,高度近视平均(-7.45±1.41)D。初一年级平均屈光度为(-1.57±1.66)D,初二(-1.94±2.04)D,初三(-3.26±2.09)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女生平均屈光度(-2.54±2.12)D,大于男生(-2.24±2.06)D(P=0.000);低高近女生平均屈光度大于相应男生(P=0.010)。右眼平均屈光度(-2.47±2.05)D大于左眼(-2.31±2.14)D(P=0.009)。低近组右眼平均屈光度大于左眼(P=0.018)。结论:近视眼的构成比在初三年级发生了变化,近视眼的屈光度在初三年级有明显的增加,女生在近视进展期早于男生,女生右眼在近视进展期早于左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广泛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广泛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5例(35只眼)。结果 术后6月,33只眼1次手术眼压控制,2只眼2次手术眼压控制。35只眼虹膜及小梁新生血管消退。12只眼术后视力提高2行。结论 广泛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并保留残存视功能和眼球外形。  相似文献   
110.
伴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眼m-ERG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前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回顾我院住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29例,与对侧高度近视眼、正常人48只眼对照组进行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first 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眼轴比正常对照组眼眼轴长;F—ERG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同时潜伏期下降,甚至呈熄灭型,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m—ERG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及对侧眼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但对侧高度近视眼潜伏期无改变。结论 联合应用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多焦视网膜电图,为观察其眼轴变化,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