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目的 研究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海军总医院对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实施手术切除的情况,比较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手法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于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2.7%,46.2%,27.1%.采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生存率为89.7%,54.2%,34.1%,采用Pringle手法肝门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分别为73.3%,41.5%,23.9%.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Pringle手法相比较,利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半肝阻断方法行转移癌切除术,是减少循环肿瘤细胞的种植与减缓生长速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术14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1994年用肝门血流间歇阻断法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术144例,其中肝门血流阻断10~15min98例,阻断16~20min46例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病死率为1.7%.文章讨论了手术方法的安全H。、术中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作者认为常温下阻断第一肝门血流切肝术是一种安全而叉简便的方法,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33.
四种胆囊手术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在城市高达 10 %左右 ;随着影像学的进步和广泛应用 ,胆囊隆起样病变的发现亦逐步增多。胆囊疾患的外科治疗成为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选择适当的术式 ,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是外科医生的责任。我们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 ,先后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及改良经皮胆镜碎石取石、息肉摘除胆囊一期缝合术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对四种胆囊手术进行比较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自 1991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进行了 2 10 0例胆囊手术 ,其中 ,男性 890例 ,女性1 2 10例…  相似文献   
34.
囊壁开窗ZT医用胶粘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临床上采用多次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及高渗液囊腔注入治疗,效果不太令人满意,部分病人需要多次治疗或转为手术治疗。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经上述治疗复发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23例,将ZT医用胶用于术中,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免去了术后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在尿素循环代谢过程中,有六种先天性疾病,都是由不同的酶缺陷引起的。这六种先天性代谢病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同点,所以很难通过临床症状把它们区别开来。患这种病的病人,大多数早在婴儿期就出现明显症状,其中进食困难是最常见的表现。新生儿型预后不好。这些病人都有高氨血症。在进行其它实验室及酶学检查后,才能对这些疾病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6.
127例胆囊癌20年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近20年胆囊癌病例,为提高胆囊癌的诊治水平提供一些经验。方法 回顾1983年1月-2001年11月间有病理报告证实的胆囊癌127例,前10年58例,后8年69例,对比前后10年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前10年的术前诊断率为29.3%,术后病理诊断率18.9%。后8年分别为60.9%、4.3%,与前10年相比P<0.01。全组NevinⅠ、Ⅱ期的患者共13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随访3年均生存。Ⅲ期以上患者前10年的54例,行标准胆囊癌根治术,术后未做其他治疗。其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的64.8%、24.1%。后8年60例,根治手术率达38.3%(P<0.05),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71.7%(P>0.05)及43.3%(P<0.05)。本组无腹腔感染、胆漏、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胆囊癌起病隐匿,与有多年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有关;B超及CT检查可提高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术中对胆囊局部增厚、变硬或隆起性病变做冰冻检查,是防止漏诊的必要手段。胆囊癌根治术是提高患者1、3年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外科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创伤大大减小,然此手术器械昂贵,手术并发症较开腹手术发生率高,对于经验不足者更是如此.我科结合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建立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用于临床,对30例胆囊疾患病人进行治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8.
单侧肝管引流对肝门胆管癌术后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肝门胆管癌行单侧肝管引流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单侧引流组 (n =2 7)及双侧引流组 (n =31)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前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双侧引流组各项肝功能指标至术后 6周时基本达正常范围。单侧引流组术后血浆白蛋白渐恢复正常 ,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呈下降趋势 ,至术后 2周时略高于正常范围 ,血清碱性磷酸酶术后 2周内渐下降 ,随后又升高。结论 单侧肝管引流对肝门胆管癌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作用 ,这类手术对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9.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治疗胆囊疾病中得到广泛认识。但这一技术尚不具备对胆囊恶性肿瘤的根治条件。本文报告胆囊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种植1例。  相似文献   
40.
胃肠外营养(亦称全静脉营养)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使重危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是它引起的临床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报告一例长期静脉营养导致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