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81.
目的探讨成人和胎儿回肠微血管构筑的异同,为回肠生理机能和病理改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墨汁灌注、揭层透明、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成人和胎儿回肠肠壁各层微血管构筑情况。结果回肠直动脉进入肠壁后分别向浆膜和肌层发出分支,其中浆膜层微血管较稀疏;肌层微动脉走行与肌纤维方向一致,相互间吻合成网;黏膜下动脉分别向肌层和黏膜层发出返支和分支,构成黏膜层和肌层动脉网;黏膜层微血管形态大体与肠绒毛的轮廓和肠腺窝结构相似。结论黏膜下动脉是回肠肠壁的血供枢纽,成人和胎儿回肠微血管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2.
田国忠 《疾病监测》2020,35(3):246-250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液标本中布鲁氏菌核酸DNA。方法使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纯菌核酸DNA;使用血液等组织基因组核酸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液标本核酸DNA,对提取的核酸DNA先行常规PCR预扩增,以扩增的PCR产物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第二次扩增(即巢式PCR)。对纯菌提取的核酸DNA进行灵敏度和和特异性测试,构建巢式PCR的Ct值与核酸DNA拷贝数之关系曲线;检测临床血液标本核酸DNA,同时比较常规两种PCR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常规PCR检测的灵敏度为512个核酸DNA拷贝数;巢氏PCR检测有效范围为921.6 ng/μl^6.8 fg/μl,对应的Ct值为12.04~37.50,其指数关系为:y=(e-0.695x)×1012;R2=0.9986,巢式PCR扩增效率为2.28×109倍,检测限为2个布鲁氏核酸DNA拷贝数。巢式PCR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3.10%,阳性预测值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93.10%。对一起羊养殖场采集的25份血液标本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为92.00%(23/25);27份健康人群血液标本没有检测出(无Ct值)。结论巢式PCR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特别适合于血液标本布鲁氏菌核酸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对常规的生物学鉴定方法无法准确分类的布鲁氏菌变异菌,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进行种型分类。 方法 39株经常规生物学方法鉴定为布鲁氏菌变异株,应用MLVA方法进行种型分类。 结果 39株菌株与粗糙型血清R凝集,可被Bk2噬菌体裂解,Wb、Tb噬菌体不裂解,其生物型别不确定;9株菌株与血清A和M弱凝集,2株菌株与血清M弱凝集,其他28株菌株与血清A和M都不凝集;33株菌株可被粗糙型Iz噬菌体裂解,确定39株菌株为布鲁氏菌变异株。 应用16个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结合布鲁氏菌参考标准菌株,经聚类分析,39株菌中2株菌与牛种布鲁氏菌生物2和4型高度相似,37菌株与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高度相似。 结论 常规生物学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的联合运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布鲁氏菌分离菌株的分类,尤其是适合布鲁氏菌变异菌株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对3株分离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布鲁氏菌噬菌体A1、NMY-1和NMY-2生物学特性展开分析,获取生物学信息。方法 采用双层平板法纯化、增殖噬菌体,观察噬斑特征及测定效价;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用双层平板法和点滴法测定噬菌体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和理化稳定性。结果 经电镜观察,3株噬菌体均为二十面体结构,头部直径61.0 nm~65.6 nm,具有一个长为16.5 nm~19.2 nm短尾;在常规检测浓度(RTD)和104×RTD下,噬菌体A1和NMY-1可以裂解光滑型牛种、羊种、猪种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NMY-2能够裂解粗糙型犬种、牛种和羊种布鲁氏菌,且在高浓度(104×RTD)时可裂解的菌株数量增加;A1、NMY-1和NMY-2的MOI分别为0.1、0.001、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A1和NMY-2潜伏期约为30~60 min,暴发期20~40 min,暴发量分别为2 210蚀斑形成单位(PFU)/cell和6 000 PFU/cell,NMY-1的潜伏期和暴发期较长,分别为600 min和420 mi...  相似文献   
185.
布鲁氏菌鉴定需要标准株作为对照,标准株具有高致病性。本研究对牛、羊、猪种生物Ⅰ型的标准株(544A、16M、1330S)与疫苗株(S19、M5、S2)进行比较,探索疫苗株作为对照菌株用于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山楂总黄酮对雄性Wistar糖尿病(DM)大鼠睾丸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EGFR表达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和山楂叶总黄酮治疗组(HLF组),每组10只,尾静脉注射1%链尿佐菌素(STZ)溶液诱导糖尿病模型。HLF组给予山楂叶总黄酮200mg/(kg·d)定时灌胃给药。取一侧睾丸组织,制作免疫荧光及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组睾丸病理改变明显,曲细精管层次紊乱,精子数量减少或缺如,经HLF治疗后,生精细胞数量和形态明显恢复。HLF组EGFR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胰岛素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山楂叶总黄酮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睾丸病理损伤提升睾丸组织中EGFR的含量表达,对睾丸组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7.
目的研究内皮素(ET)-1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的表达及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HRP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法建立心衰模型;检测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ET-1含量。结果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形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显著变化,而GHRP组变化不明显。心肌组织中ET-1的含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和GHRP组(P<0.05),而GHRP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HRP能降低心肌组织中ET-1的表达,具有保护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8.
本文采用墨汁灌注组织透明揭层辅片、组织切片及微血管铸型扫锚电镜三种方法,对80例胎尸结肠浆肌层血管丛构筑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在系膜缘、结肠及游离缘的血管来源、血管网的网眼形状及网眼密度均有明显差异。由系膜缘向结肠带、游离缘血管网网眼密度逐渐增加,在横结肠和降结肠都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乙状结肠不显著(P>0.05)。由横结肠向降结肠、乙状结肠浆肌层血管网网眼密度逐渐减小,在系膜缘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结肠带及游离缘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9.
目的:观察踝关节周围韧带的动脉血供特点,为踝关节及其周围韧带的手术、移植材料的替代等诊治技术提供临床应用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通过股动脉用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剥离,用墨汁灌注进行透明揭层、组织切片等方法。结果:①胫前动脉、胫后动脉是踝关节周围韧带的主要供血动脉;②踝关节周围韧带的血供特点为韧带远侧附着区及近侧附着区血供较丰富,中间区乏血管;③韧带内的血管网眼形态一般呈方格形、梯形、圆形,血管走行平行于韧带。结论:踝关节周围韧带两端富血管,中间乏血管是由于韧带一骨附着区有丰富的动脉来源,而中间部缺乏血管来源所致;韧带血供在韧带损伤重建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