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年来,我科采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老年癌性发热4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明确诊断为癌性发热的住院和门诊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中肝癌12例,肺癌19例,胰腺癌5例,胆囊癌4例,结肠癌5例,胃癌3例;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70.2±8.6)岁.对照组48例中肝癌11例,肺癌17例,胰腺癌7例,胆囊癌3例,结肠癌6例,胃癌2例,食管癌2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72.6±4.7)岁.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年龄≥65周岁;②诊断明确(均有病理学依据);③体温≥37.5℃且持续1周以上;④排除感染或其他疾患所引起的发热.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25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患者,手术中均延长十二指肠后段胆总管切口,缩短切口与结石之间的距离,并打开Kocher切口,采用夹碎、冲洗方法,结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结果:全组均取石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28.2±27.5)min,术中出血(100±20)mL,平均住院(12.5±3.2)d。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随访1~88个月,无胆管狭窄。结论: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只要手术方法得当,术中操作正确,取石是能成功的,也能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吴茱萸外敷对腹部手术后促进小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吴茱萸加热外敷组、吴茱萸不加热外敷组及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血清胃动素、生长抑素含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吴茱萸加热组和不加热组首次排气时间、血清胃动素含量明显早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吴茱萸加热组明显早于或高于不加热组(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吴茱萸加热组明显早于不加热组及对照组(P〈0.05);血清生长抑素含量各组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外敷可通过提高腹部术后患者血清胃动素含量,减短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促进小肠动力障碍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