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81.
数字化骨科手术新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广泛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出独特的数字化骨科手术新方法 ,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骨关节创伤治疗、韧带重建修复、骨肿瘤切除重建、骨关节严重畸形矫正等骨科各分支领域,探讨数字化骨科手术的特点和临床效果,以期运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提高骨科疾患诊治水平。方法按反求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CT/MRI扫描获取患者骨骼的二维图像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建立骨关节解剖模型,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软件进行精确分析,进一步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制作骨关节原型并进行实物原型分析,而后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计算机进行外科手术过程的设计和预演,合适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以及基于CAD-RP技术外科手术辅助模板、个性化植入物的制作等,最后精确实施骨科手术。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123例骨科疾患,在以下临床数字骨科学领域获得成熟经验:(1)计算机辅助骨关节畸形精确数字化矫形;(2)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假体:如全膝、全髋、半骨盆等;(3)计算机辅助前、后交叉韧带重建;(4)计算机辅助特殊疑难假体置换:如发育不良性髋脱位假体置换及翻修手术、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全髋置换手术等;(5)计算机辅助特殊疑难骨折、关节内骨折以及陈旧性骨折的复位固定等;(6)骨肿瘤个性化切除的设计、结构与功能重建;(7)脊柱侧弯的个性化矫形设计与精确实施;(8)脊柱后凸的个性化矫形设计与精确实施;(9)计算机辅助齿状突骨折复位固定;(10)计算机辅助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的手术设计和精确置钉技术;(11)计算机辅助颈椎椎弓根的形态分析、测量与精确置钉技术。结论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术者可以通过CAD、骨关节原型制作、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和预演、个性化辅助手术模板及个性化骨缺损修复植入物制作等手段精确实施骨科手术,实现骨科手术的数字化、个性化和精确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插管型喉罩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老年纤支镜检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两组,A组为插管型喉罩组21例,B组为静脉全麻组19例。观察指标:BP、HR、SpO2、麻醉效果评级、镜检医师满意度、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及麻醉再接受度。结果 插管型喉罩组患者SpO2、麻醉效果评级、镜检医师满意度均好于静脉全麻组。结论 插管型喉罩在老年纤支镜检中麻醉及通气效果满意,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3.
背景:以往采用二维图像资料如X射线片、CT、MRI扫描等进行骨关节病手术设计,在反映骨关节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和畸形情况等方面不全面、欠准确,而且缺少直观性。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辅助骨关节伤病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按反求工程的基本原理,采用医学CT/MRI扫描获取106例骨伤病患者骨骼二维图像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建立骨、关节解剖模型,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CAD软件进行精确分析,进一步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骨关节原型进行实物原型分析,然后将骨关节解剖模型输入计算机进行外科手术过程设计、预演,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外科手术辅助模板、个性化植入物等,最后精确实施骨关节外科手术。结果与结论:31例骨关节畸形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的解剖外形和功能;17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31例骨折患者术后3~6个月获得骨折愈合;7例个性化假体和8例内固定重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器械断裂、假体松动和肿瘤复发;12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髋臼包容和良好髋关节功能。提示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应用于骨关节畸形精确数字化矫形,设计个性化假体,辅助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疑难假体置换,辅助特殊疑难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复位、固定,骨肿瘤的个性化切除设计、结构与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与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脊椎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脊椎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组.A组(硝酸甘油+利多卡因组)20例,组(硝酸甘油组)20例均在全麻下行脊椎手术.术中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并记录监测并记录降压前(T0)、降压后30 min(T1)、停止降压后15 min(T2)的MAP、HR和ECG变化.记录降压期间硝酸甘油用量、手术时间及医生对手术视野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各阶段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压后心率快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用量B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生对手术视野均比较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行控制性降压能有效控制硝酸甘油反射性心率增快,用药量较少,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85.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RP),常用于60 岁以上的男性病人,主要适应症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所致尿路梗阻。其病症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也常有不同程度损  相似文献   
86.
可降解、可吸收性骨科材料类型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可用作可降解、可吸收性骨科材料的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主要对聚乳酸、甲壳素和磷酸三钙等可降解吸收骨科材料的性质、用途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可降解吸收骨科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各种材料之间的复合 ,特别是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以及骨髓基质干细胞之间的复合 ;现有材料的增强 ;寻找新的可降解可吸收材料将是可降解可吸收骨科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7.
通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仿生型多孔结构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胶原蛋白(COL)/磷酸丝氨酸(PS)支架材料,并评价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系细胞在BG、BG-COL、BG-COL-PS支架材料上的生长、黏附、增殖情况。MTT法测结果显示,细胞在材料表面贴附、增殖良好,且细胞在BG-COL-PS支架材料生长增殖要明显好于BG-COL、BG支架材料。BG-COL-PS支架材料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院前救治、急诊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8例.随访了解患者外伤机制、受伤后有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无并发伤、急诊抢救过程、检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中3例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予抗休克治疗后改善,并发脑外伤2例,腹腔内脏损伤1例,后尿道损伤1例.全部患者恢复行走功能,所有保守治疗患者骨盆骨折均畸形愈合,但有6例存在骶髂关节部位酸痛,3例有双下肢麻木,2例行走跛行;8例手术治疗患者骨盆外形均恢复良好,仅1例患者诉沿髂嵴切口有不适,2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抢救时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无合并伤,这是引起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救过程中仅拍骨盆正位片就可以满足急诊抢救需要,其它如骨盆入口、出口以及CT扫描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一般宜将骨盆前环、后环均做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院前救治、急诊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吲顺性分析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保守治疗10例,于术治疗8例。随访了解患者外伤机制、受伤后有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无并发伤、急诊抢救过程、检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中3例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予抗休克治疗后改善,并发脑外伤2例,腹腔内脏损伤1例,后尿道损伤1例。全部患者恢复行走功能,所有保守治疗患者骨盆骨折均畸形愈合,但有6例存存骶髂关节部位酸痛,3例有双下肢麻木,2例行走跛行;8例手术治疗患者骨盆外形均恢复良好,仅1例患者诉沿髂嵴切口有不适,2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 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抢救时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无合并伤,这是引起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救过程中仅拍骨盆正位片就可以满足急诊抢救需要,其它如骨盆入口、出口以及CT扫描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宜首选内同定下术治疗,手术方法一般宜将骨盆前环、后环均做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修复支架材料修复创伤性软骨缺损的生物机制及可行性。方法45 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 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制作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在实验组植入新型生物支架材料,正常组不予处理。术后1、2、4 周分别处死动物,Wakitani 法对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RT-PCR 测定关节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2、3、9 和13 mRNA 含量及纯度。结果术后2 周实验组修复组织主要为透明软骨,对照组无明显修复组织,Wakitani 评分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T-PCR 显示实验组MMP-2、3 和9 的活化降低(P<0.05),而MMP-13 在修复过程中持续表达(P>0.05)。结论新型生物支架材料通过抑制MMPs 表达水平来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软骨,在动物体内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