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阑尾类癌     
Лортер及Велан两氏(1)于26,384例阑尾切除术中发见阑尾类癌72次占0.272%,又Col-lin氏(2)之50,000个阑尾标本(其中90%系外科手术切除的),经病理组织检查证明有类癌者261例,占0.522%。此二文例数较多,可管窥一般发病情形。文献记载阑尾类癌并非极罕见之疾病,但在我国一般医院中阑尾切除标本,特别是无特殊病变者,多不送作病理切片检查,又因外科医师从而亦很少注意阑尾类癌,故国内文献上有关临床报告很少。特将本科所见之一例如以简单介绍并作讨论。  相似文献   
212.
一、对原发胆管结石的重新认识原发性胆管结石亦称泥沙样结石、胆色素性结石、胆液淤积性结石、胆红素钙结石,乃指原发于胆管系统的结石。结石多呈棕黑色,不定形,易碎,大小不一,小者如沙粒,大者可形成巨大的胆管铸型结石,切面呈层状,常遍布于肝内及肝外胆道系统。原发胆管结石约占全部胆结石症的50%。它多  相似文献   
213.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血尿酸(UA)水平,探讨血尿酸变化的机制及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检测131例首次住院的WD患者及63例健康对照者血尿酸和胆红素,观察不同临床表型(脑型、脑-内脏型、肝型、症状前期型)W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并观察其中36例患者短期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结果:W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胆红素水平存在负相关,而与直接胆红素相关性更明显(P0.05,胆红素r=-0.211,直接胆红素r=-0.221,间接胆红素r=-0.189);在WD脑型患者中最低,其次是脑-内脏型,而肝型和症状前期型降低最少;短期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部分WD患者血尿酸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血尿酸降低同时和脑、肝、肾损害均相关;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能改善低血尿酸状态。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蛋白(a)、维生素B12、叶酸相关性及与驱铜治疗的关系。方法将63例HLD住院患者分为33例HLD规范治疗组(规范组)和30例HLD非规范治疗组(非规范组),测定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驱铜疗程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维生素B12及叶酸的水平,并留取患者疗前和第一个DMPS驱铜疗程中的24 h尿铜,以35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结果非规范组患者血浆Hcy异常率显著高于规范组及对照组(P<0.016 7),而规范组与对照组Hcy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脂蛋白(a)、叶酸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维生素B1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规范组疗前、第一疗程尿铜显著高于规范组(P<0.05),且非规范组患者血浆Hcy与第一疗程尿铜呈线性正相关。对照组血浆维生素B12、叶酸对Hcy具有显著负相关,而脂蛋白(a)对Hcy具有不显著正相关。结论未经规范化驱铜治疗的HLD患者更易合并高Hcy血症;HLD患者存在脂蛋白(a)的代谢异常及叶酸缺乏情况;正常人的血浆脂蛋白(a)、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存在相关性,但有关HLD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D)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 HE合并 HD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 HE的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临床症状越重,脑电图改变越明显。结论:脑电图可以作为 HE患者的一项诊断参考指标及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1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药饼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操作: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治疗4周为1个疗程;隔药饼灸,每天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残余尿量评定两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药饼灸是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更有效、更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17.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致病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PD的药物主要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等,缺少可以明确改善病理进展的疾病修饰疗法。在中医学的认知体系中,该病属本虚标实,总由肝肾阴损、气血不足,并与风、火、痰、瘀关系密切。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对PD的防治,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处理,以及对DA能神经元的神经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潜在的机制包括并不限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炎症、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该文主要根据PD的发病机制进行分类总结,系统阐述中药单体提取物及复方在防治PD中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以及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PD的中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探究急性脑出血(ICH)患者短期(90 d)预后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发病24 h内的急性ICH患者全部临床资料,在患者出院90 d后,通过电话随访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其预后,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IC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23例,预后不良组32例,两组在24 h内CD3+T和CD4+T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肺部感染、入院时出血量、舒张压及高胆固醇血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内低CD4+T细胞值(OR=0.980,95%CI:0.961~1.000)、高NLR(OR=1.394,95%CI:1.063~1.827)、入院时出血量大(OR=1.164,95%CI:1.032~1.313)及舒张压高(OR=1.104,95%CI:1.028~1.186)均是急性...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联合改良瓦尔萨尔瓦(Valsalva)动作下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首先接受常规超声、之后接受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检查并于其后接受支撑喉镜检查或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的颈部肿痛患儿,比较常规超声及其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诊断CPSF的正确率的差异,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CPSF的效能。结果 62例中,经支撑喉镜检查确诊51例CPSF,另10例未见明确内瘘口,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颈部感染。常规超声诊断CPSF的正确率为52.94%(27/51),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583(P=0.392)。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检查显示,51例CPSF中,47个炎性包块内见气体重新排列现象,呈"串珠样"排列或聚集于体表侧,4个包块内未见明显气体移动;常规超声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诊断CPSF的正确率为92.16%(47/51),高于常规超声(χ2=17.77,P<0.05),其AUC为0.824(P=0.001)。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下超声可有效诊断小儿CPSF。  相似文献   
220.
夏兰  吴小三  刘佳  杨光  王训 《江苏医药》2023,(7):754-756
<正>患者,女,17岁,因“发现行走姿势异常10余年,加重2个月余”就诊,拟“姿势步态异常”收住我科。患者足月顺产,出生时无产伤、窒息、缺氧、感染,出生后无病理性黄疸,生长运动发育正常。1岁左右开始行走、说话;2岁半左右有腰背部外伤史(不详),3~4d内不能行走。家族中,其二姑行走姿势异常,表现为上半身前倾,臀部后翘,未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