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5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诊断研究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116023)吴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研究室(116023)王永才刘凤梅本文收集我院自1978年~1995年间15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参照FAB分型标准,进...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注射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肌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64例病人采用简单随机(1:1)单盲对照试验,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32例);治疗药为注射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照药为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两组均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臀部外上限肌肉注射,1支/1次/d,连续7d(治疗组每次加注射用水2mL/支)。停药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不配合使用任何其他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12%对照组为77.27%%,两组有效率比较,χ^2=4.294,P=0.038;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788%、对照组为14.394%。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χ^2=4.8665,P=0.0278,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注射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肌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乔本氏病针吸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测定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CD7、CD19、NK、CD44、CD95/Fas、Bcl-2免疫活性,同时利用放免检验技术,测定T3、FT3、T4、FT4、γT3、TSH、TGA、MCA8项指标。结果表明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大部分为T淋巴细胞,少数为B淋巴细胞,并且CD3+、CD7+T淋巴细胞比值最高,CD4+T淋巴细胞次之,但均明显高于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与正常外周血相似,CD19+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正常外周血B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减低,诱导细胞凋亡基因CD95/Fas表达明显增高,而抑制凋亡基因Bcl-2减低最明显,CD44正常,显示该病良性免疫反应紊乱疾病。8项放免指标T3、FT3、T4、FT4、γT3各项指标仅有20~22%增高,69~79%均呈正常,2~7%减低,TSH增高有20%,TGA、MCA增高有79.5~79.9%,20.1~20.5%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及分布和功能异常,更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了解乔本氏病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理论依据,并认为小针头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乔本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明显优越其它传统方法,是目前甲状腺疾病诊断最权威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42例神经系统损伤和变性疾病患者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其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方法:①选取2005-06/2006-09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变性疾病患者42例,对本试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各种原因所致脊髓损伤30例,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4例,老年痴呆2例,小脑疾患引起的共济失调2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4例。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以评估是否适合行干细胞移植术。②术前患者均于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5~12μg/(kg.d),连续4~5d。动员结束后患者在局麻状态下,于髂后上棘采集自体骨髓血约200mL,去除红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再将收获的单个核细胞制成1.5mL细胞悬液(约1×108个细胞)备用。③通过手术或立体定向的方法将干细胞直接移植在神经损伤或变性部位,然后再根据病情经腰穿或静脉途径进行细胞移植,每次给予干细胞量按(2~3)×102个/kg计算,1次/周,共4周。④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为促进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身体状况给予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相应的康复功能锻炼,同时配以针灸、高压氧及药物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治疗。结果:42例神经系统损伤和变性疾病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1~3个月,17例脊髓损伤患者肢体症状明显改善,尤其是脑损伤后遗症引起的脊髓损伤其肢体症状改善更为显著;2例脑出血和1例脑血栓引起偏瘫的患者其肢体症状改善效果均较好;遗传性共济失调的2例患者疗效均不明显;1例老年痴呆患者其老年痴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能在搀扶下行走,与旁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运动神经元变性病中1例患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改善效果较好,肌张力正常,颤抖减轻及至消失,多发性硬化中2例患者症状减轻。结论:干细胞移植配合功能锻炼等辅助手段对神经系统损伤和变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肯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肱骨颈干角变化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5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1例,记录肩关节活动、Constant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摄X片比较患侧和健侧颈干角,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外翻组、内翻组。比较三组间活动、功能评分的差别。结果 51例患者肩关节前屈上举118.6±24.3°,外旋39.2±17.4°,外展83.3±22.4°,Constant评分79.7±6.7分,优良率达76.5%。三组间患者术后活动、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活动及功能评分优于内翻组、外翻组,内翻组的前屈上举、外展、功能评分均差于外翻组。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颈干角恢复是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之一,尤其应避免内翻出现,术中应尽量解剖复位、内固定可以降低该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6.
病例报告:男,41岁.因摔伤后昏迷约20 min,头晕、头痛、四肢麻木无力4 h于2005-06-12入院.患饮酒后乘坐他人摩托车时不慎摔倒,左侧头面部着地,自述不醒人事约20 min,醒后即感头晕、头痛,左侧面部流血,四肢麻木无力,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等.查体:呼气有酒味,烦躁不安,不能清楚描述受伤时情景,定向,认知无障碍;左侧颧部一皮肤撕脱伤,颈部活动疼痛,活动度受限;四肢浅感觉减退,腱反射迟钝,上肢肌力3级,双手内在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稍降低,胸腹部、会阴部感觉无减退.急诊行X线示颈4~5椎间隙窄,无骨折脱位发现,头颅CT提示无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97.
患者男,11岁。因“感冒”来院就诊行胸部透视检查时发现心影异常。患者日常于剧烈活动后可出现气短,偶有紫绀,无晕厥史及喜蹲踞现象。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向左锁骨下传导。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略增强,固定分裂。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螺旋CT对不典型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初步诊断为不典型肺部结节病的32例患者进行高分辨力螺旋CT检查,观察其影像特征.结果 在32例患者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肺部淋巴结肿大及不同程度钙化性状,肺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大多发生一侧肺门及纵膈部位,占62.5%,发生在肺门及纵膈部位的,其各占比例为6.25%及37.5%,钙化的有8例,占25%.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CT强化.结论 经高分辨力螺旋CT检查显示不典型结节病多数发生在肺部的肺门及纵膈,伴有纵膈林巴结肿大症状,但边缘分界较明显且伴有点状钙化及囊变症状,CT增强较明显,能清晰观察到症状.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ecsys法测定70例NHL患者初诊及治疗后的CA125水平,并将性别、分期、B症状、巨大包块、肿瘤负荷、浆膜腔积液、肿瘤浸润部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等预后因素及治疗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125水平与分期、B症状、巨大包块、肿瘤负荷、浆膜腔积液、肿瘤浸润部位、血清LDH、IPI等预后因素有相关性。CA125值高的NHL患者治疗失败率高,且容易复发(P <0.05 )。初诊时CA125值高的患者5 a生存率低。结论:血清CA125水平测定对NHL的病情监测及评价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总结分析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 方法:2003-09/2008-04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细胞治疗康复中心行干细胞移植的脊髓损伤患者420例,按病情分为2组:完全性脊髓损伤组4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37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损伤部位、损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首先通过手术或立体定向的方法把干细胞直接移植在脊髓损伤部位,然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经腰穿途径或经静脉途径移植,每次移植间隔为1周,干细胞移植量为(2~3)个×102/kg。移植过程中为促进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康复功能锻炼。 结果:与入院时比较,骨髓干细胞移植1,3,12个月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 < 0.05或0.01),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 > 0.05),两组残损分级均无明显改善(P > 0.05)。 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