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3种麻醉方案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以优化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策略.方法:选择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或III级,年龄80~92岁,随机分为3组(n=30):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  相似文献   
52.
影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的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多发的常见病,采用超声雾化吸人的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疗效,但是通过观察,发现人为因素可引起或加重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不适,使患儿出现烦躁、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危重患儿表现突出.本文通过2001年~2003年我科收治83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雾化吸人过程分析,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及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收治的266例老年(年龄≥60岁)CIS患者的临床资料(CIS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3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CD40L及MMP-9水平,分析二者在CI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依据老年CIS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将CIS组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n=106)与斑块不稳定组(n=160),分析老年CIS患者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清sCD40L、MMP-9水平在老年CIS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中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IS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在老年CIS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CIS组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检测均为无斑块,CIS组检测出斑块稳定者106例,斑块不稳定者160例。斑块不稳定组与斑块稳定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CD40L、MMP-9、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8、9.511、14.514、20.972、13.252、16.344、10.23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OR=1.758,95%CI 1.083~2.852)、LDL-C(OR=2.275,95%CI 1.045~4.954)、sCD40L(OR=1.956,95%CI 1.112~3.440)及MMP-9(OR=1.846,95%CI 1.151~2.961)是CIS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sCD40L、MMP-9水平对老年CIA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7和0.939。结论 TC、LDL-C、sCD40L及MMP-9是CIS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对以上指标的监测。另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的监测,可为CIA早期诊断及CIA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12月于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接受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有钙化者97例,无钙化者53例,检查后应用Agatston积分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数据分析首先对两组间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然后再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钙化阳性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L-DLC、血糖明显高于钙化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2,95%CI 1.021~1.105,P=0.003)、甘油三酯(OR=7.091,95%CI 2.888~17.415,P=0.000)、L-DLC(OR=1.927,95%CI 1.136~3.269,P=0.015)、血糖(OR=1.403,95%CI 1.057~1.863,P=0.019)与冠状动脉钙化显著相关。在钙化组中,广泛钙化和中度钙化者居多。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年龄、甘油三酯、L-DLC、血糖等危险因素有关,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可作为冠心病预测、早...  相似文献   
55.
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风交  王晓娜 《陕西中医》2005,26(4):329-330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杜仲、山萸肉、山药、巴戟等 )治疗本病 6 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8.33%.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补肾壮骨 ,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时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9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2):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组(CUR组)。I/R组和CUR组采用前房灌注法使眼内压升高而制备大鼠RIRI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结束实验。于缺血前60 min时,CUR组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C组和I/R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3组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电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改变。3组于再灌注24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和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表达。3组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8只大鼠,取视网膜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XBP-1、ATF4和CHOP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CU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XBP-1、ATF4和CHOP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C组比较,I/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HOP、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均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U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HOP、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均升高,与I/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I/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出现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损伤,AI值升高(P0.05)。与I/R组比较,CU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损伤均减轻,AI值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减轻大鼠R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S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宫腔镜手术中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并探讨纳布啡的适宜剂量。方法 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患者年龄35~55岁,体重指数(BMI)17.0~27.0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n=30):纳布啡0.05mg/kg复合丙泊酚组(N1组)、纳布啡0.10mg/kg复合丙泊酚组(N2组)、纳布啡0.15mg/kg复合丙泊酚组(N3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P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0.15ml/kg;N1组、N2组和N3组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05、0.10、0.15mg/kg,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0.15ml/kg;注射完毕3min后,4组均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ml,再快速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 (40mg/10s),之后缓慢注射(10mg/10s)丙泊酚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无反应后开始行宫腔镜手术,随后丙泊酚以6mg (kg·h)的速率进行麻醉维持,持续输注至开始退出宫腔镜时停药。分别于患者入室时、丙泊酚推注前、丙泊酚推注毕即刻、扩宫颈时、手术结束时及麻醉苏醒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诱导用量、维持用量、总用药量、总用药时间及单位时间用量。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体动反应、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苏醒时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结果 4组手术时间、丙泊酚维持量及低血压、心动过缓、体动反应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N2组、N3组丙泊酚诱导量、单位时间用量及NRS评分均下降(P>0.05);N1组、N2组和N3组苏醒时间均缩短(P<0.05)。与N1组比较,N2组、N3组丙泊酚诱导量和单位时间用量均下降(P>0.05),麻醉苏醒时间缩短(P>0.05);N3组NRS评分下降(P<0.05)。与N2组比较,N3组丙泊酚诱导用量下降(P<0.05)。与P组比较,N3组头晕发生率升高(P>0.05)。与P组、N1组、N2组比较,N3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对于宫腔镜手术患者而言,纳布啡配伍丙泊酚的适宜剂量是0.10mg/kg。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每次25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9g,每天3次。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27例,占90.0%;对照组总有效21例,占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59.
鸦胆子油乳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鸦胆子(Brucea javanica)油乳在体外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鸦胆子油乳(2.5、5.0、10、20、40、80 μg/ml)作用于SiHa细胞24、48、72 h,以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对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SiHa细胞基因组DNA片段化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AnnexinV/PI双染色后SiHa细胞凋亡率。结果:MTT结果显示,鸦胆子油乳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对SiH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80 μg/ml 药物作用72 h时的抑制率可达92.43%;20 μg/ml药物作用后,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片段化“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10、20、40 μg/ml药物组作用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8.02±241)%、(51.60±7.67)%、(77.22±5.80)%。结论:鸦胆子油乳能够抑制SiHa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SiHa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0.
王晓娜 《中国民康医学》2024,(1):173-175+179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护理在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和生命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APTT、TT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D-D、FIB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等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护理应用于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