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目的检测八氯二丙醚生产工人氧化损伤及血清p53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选择暴露于八氯二丙醚工人21名为研究对象,另选21名非暴露者为对照,进行血清p53蛋白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测定。结果暴露于八氯二丙醚工人血清p53蛋白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工龄〉8年组血清p53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工龄〈8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GSH—Px酶活性略低于对照组,MDA水平则显示升高(P〈0.01)。结论长期暴露接触于八氯二丙醚作业工人可有p53基因异常的危险性,以及对氧化性应激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加逍遥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用六味地黄丸加逍遥丸治疗1个疗程(3个月),对照组用西药对症治疗.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30%,对照组总有效率96.6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40.74%,对照组复发率91.2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16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正确调节呼吸机各参数值,做好气道湿化及适时吸痰,正确处理呼吸机的报警问题,结合血气分析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数值。结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护理治疗中的不足,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结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右旋糖酐铁及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 就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使用铁剂的情况探讨铁剂的给药途径、有效性、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蔗糖铁及右旋糖酐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均有效,蔗糖铁较右旋糖酐铁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纠正贫血,静脉补充蔗糖铁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中药新生化冲剂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孕流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新生化冲剂口服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胚囊排出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结果治疗组胚囊排出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化冲剂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流产可增加完全流产率,减少流产后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头位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足月分娩且产后证实有脐带绕颈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状况、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2组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位脐带绕颈作为生理因素存在,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健康无显著性影响。头位脐带绕颈不应是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远期(5年)临床疗效。明确晚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1月-12月就诊于我中心并成功植入DES的15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为单中心非对照的登记研究,随访5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次要终点:心绞痛复发和非靶血管的血运重建。结果 156例冠心病DES植入者成功随访,随访时间(5.21±0.32)年。主要MACE发生32例(21%),其中心原性死亡5例(3.2%,心原性猝死3例,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各1例),靶病变/靶血管的再次血运重建19例(12.2%),再次非致命性心梗8例(5.1%),心绞痛复发43例(27.6%),其他血管血运重建及CABG治疗6例。脑出血、感染、肿瘤死亡各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氯吡格雷服用时间(P=0.016,OR=1.1,95%CI:1.018-1.188)和多支血管病变(P=0.039,OR=3.35,95%CI:1.06-10.55)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支血管病变者MACE发生率增加;服用氯吡格雷时间长者并未在MACE发生方面绝对获益。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在体外对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鸦胆子油乳(2.5、5.0、10、20、40、80μg/ml)处理NCI-H460细胞,24、48、72h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对NCI-H4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吉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NCI-H460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NCI-H460细胞凋亡率;caspase-3酶活性试剂盒检测NCI-H460细胞caspase-3酶活性。结果:鸦胆子油乳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80μg/ml鸦胆子油乳作用72h时的抑制率达(91.07±1.60)%。鸦胆子油乳作用后,NCI-H460细胞呈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20和40μg/ml鸦胆子油乳作用48h后,NCI-H46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23±4.30)%、(54.14±3.09)%和(61.57±7.28)%(P<0.01)。鸦胆子油乳可剂量依赖性上调NCI-H460细胞caspase-3酶活性,40μg/ml鸦胆子油乳时caspase-3酶活性为(1.07±0.07)μmol/μg,是对照组的4.97倍(P<0.01)。结论:鸦胆子油乳可能通过活化caspase-3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对围产期心肌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静脉胺碘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围产期心肌病合并快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在入院后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变化、转复窦性心律发生率、治疗前后2h内心室率变化、室性早博数目、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次数,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应用胺碘酮静脉推注后快速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39例(84.7%)。静脉给予胺碘酮后,患者心功能显著恢复(P〈0.05);心室率显著降低,室性早博及室性心动过速数目显著减少(P〈0.01),而收缩压和舒张压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4例(4.89%)。其中血压降低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未见心力衰竭加重、急性左心衰竭及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结论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合并快速心室率或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时静脉应用胺碘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改变及其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液科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8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化疗前后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降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化疗4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在化疗4个周期后达最低值[(0.245±0.086)×109/L]。CD4+/CD8+比值在化疗4个周期后、化疗6个周期后、化疗结束后3个月及化疗结束后6个月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终末疗效为完全缓解的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高于非完全缓解患者(P<0.05)。复发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CD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