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伤风感冒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的人不是急于吃药,而是先喝米汤,通过“净饿”之法健脾养胃.且米汤的养生功效还有许多,若两三天后仍不好,才考虑辅助用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一医院中药房主管中药师、杭州市金牌健康宣教好讲师王倩婷的这一番讲解,引得众人纷纷称道.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SST)、吉西他滨(Gem)单药或联合用药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体外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使用不同浓度SST、Gem及联合用药干预不同时间;(2)MTT法检测各浓度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细胞抑制率);(3)应用划痕实验检测各浓度药物对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伤痕愈合面积比);(4)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浓度药物对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 (1)MTT实验:不同浓度SST、Gem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联合用药组比单药组抑制作用更强;(2)划痕实验:药物浓度越高伤痕愈合指数越小,联合用药组伤痕愈合指数最小;(3)免疫印迹分析显示,E-cadherin表达与SST浓度呈正相关,而Vimentin表达与SST浓度呈负相关;联合用药效应最强.结论 SST可协同Gem抑制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增殖及迁移,其机制可能与逆转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博爱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2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产妇在娩出胎儿后静脉滴注与宫肌注射缩宫素,结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中术后输血率及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输血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可明显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银川市城区中学生高度近视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在非睫状肌麻痹情况下对银川市中学生的眼屈光状态指标进行采集,同时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各年级学生共检查5 951人(11 902眼),近视眼的检出率为73.71%(8 773眼),其中高度近视检出率为11.12%(1 324眼);正视眼检出率为24.68%(2 937眼)。初中生高度近视检出率为8.09%(612眼),高中生高度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中生,为16.41%(712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300,P=0.000)。女生高度近视检出率为12.06%,高于男生高度近视检出率为10.18%(χ2=48.431,P=0.000);右眼高度近视为700眼(5.88%),左眼高度近视为624眼(5.24%)(χ2=10.809,P=0.001)。中学生高度近视平均屈光度为(-7.57±1.38)D,其中初中生为(-7.48±1.25)D、高中生为(-7.65±1.47)D、中学生平均屈光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9,P=0.068)。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家族史及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与学生近视程度存在关联,各因素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高度近视构成呈随年级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性别、家族史及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是学生近视形成及近视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应在高度近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监控和医源干预。  相似文献   
65.
于春月  赵雪香  王文婷  张厂 《中医学报》2019,34(12):2665-2669
目的:调查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学类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大肠息肉的患者,对其进行一般资料、内镜检查结果及中医体质学判定信息采集,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大肠息肉患者276例,分析显示年龄增高、大便不爽、多发息肉、山田Ⅲ、Ⅳ型多见于腺瘤性息肉。大肠息肉患者体质分型中平和质占16.3%,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和阳虚质为主要类型,约占总体的64.8%;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体质分布基本相同。结论:大肠息肉的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湿热质和阳虚质,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体质分布基本相同。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大便不爽症状、息肉数目和山田分型。  相似文献   
66.
四道减法题 (“-”的含义是不应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应用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标本进行正反定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测定等系列检测,分析引起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患者选择同型及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结果:在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检测中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标本468例,其中自身冷抗体132例(28.2%),血型不规则抗体96例(20.5%),血型抗原性减弱68例(14.5%),血型抗体效价减弱60例(12.8%),自身抗体阳性54例(11.5%),血浆蛋白异常18例(3.8%),实验方法学原因16例(3.4%),ABO血型不合的干细胞移植13例(2.8%),肝素影响9例(1.9%),血标本污染2例(0.4%).结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大多数是由自身抗体,不规则抗体,血型抗原抗体减弱及血浆蛋白异常等引起的.因此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标本,应采用多种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互相验证,以保证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无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8.
计算网格对调强不同剂量梯度区域剂量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婷 《医疗装备》2009,22(5):16-18
目的:评估计算网格大小对调强计划不同剂量梯度区域剂量计算的影响,为临床计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大小的计算网格分别进行逆向运算,在中心层面剂量分布计算结果上截取部分靶区,与参考剂量分布中位置、大小相同的区域进行相对剂量差异比较。另选靶区与OAR之间区域(形状、大小、比较方法同前)。结果:靶区内,所有大小网格比较结果FWHM值均未超过2%;靶区与OAR之间,只有2mm计算网格比较结果FWHM值小于2%;两区域比较均显示计算误差随计算网格增大而增大。结论:随着剂量梯度增大,插值计算引起的剂量计算误差也变大。调强计划设计时,考虑到剂量梯度大的区域,建议使用2mm大小的计算网格进行剂量计算,以达到临床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与快速眼动睡眠障碍(RBD)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PD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查,将患者分为SSR正常组及SSR障碍组。应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_(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24))、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估患者的运动、非运动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RBD筛查量表(RBDSQ)评定患者RBD症状;多导睡眠监测(PSG)记录睡眠参数。结果与SSR正常组比较,SSR障碍组病程显著延长,H-Y分级及HAMA_(14)、HAMD_(24)、PSQI、SCOPA-AUT、RBDSQ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0.01)。与SSR正常组相比,SSR障碍组患者睡眠效率及非快速眼动期(NREM)-Ⅱ期睡眠百分比显著下降,觉醒指数、NREM-Ⅰ期睡眠百分比、周期性腿动指数(PLMI)显著增高(P0.05~0.01)。SSR障碍组周期性腿动和RBD比率均显著高于SSR正常组(χ~2=4.463,P=0.035;χ~2=8.889,P=0.003)。RBDSQ与SCOPA-AUT评分、NREM-Ⅰ期睡眠百分比、REM期睡眠百分比、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PLMI和觉醒指数呈正相关(均P0.01),与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睡眠效率、NREM-Ⅱ期睡眠百分比、NREM-Ⅲ期睡眠百分比呈负相关(均P0.01),与总觉醒时间无相关性。结论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PD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容易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客观存在睡眠结构紊乱,RBD发生率高。PD患者RBD的严重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