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美兰对变形链球菌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及产酸代谢的作用,探讨美兰防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产酸的抑制作用。结果:美兰使变形链球菌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的DMPO-O2^-和DMPO-OH-ESR信号消失,并使得变形链球菌产酸总量显著减少。结论:美兰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和产酸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美兰具有一定的防龋作用。  相似文献   
72.
本文目的是研究用牙本质粘接剂和窝沟封闭剂封闭复合树脂修复的Ⅴ类洞边缘对微漏现象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30只拔除的无龋前磨牙,在颊面的釉牙骨质界处制洞,洞深1.5mm,近远中径4mm,(牙合)龈壁距2mm。酸蚀(牙合)壁30秒钟,用ScotchbondDual Cure(3M Dental Products Div)处理,颈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中药利湿活血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四妙丸组、苯溴马隆组及利湿活血方(7.74 g/kg、3.87 g/kg、1.935 g/kg)组,共7组。除空白组,其余各组以酵母膏、腺嘌呤连续灌胃14 d,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验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血尿酸(UA)、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簇(ROS)水平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清U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T-AOC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与模型组比较,四妙丸组、苯溴马隆组及利湿活血方7.74 g/kg、3.87 g/kg组大鼠血清UA含量明显降低,苯溴马隆组、利湿活血方7.74 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苯溴马隆组、利湿活血方7.74 g/kg组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四妙丸组外,各给药组SOD活性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01);各给药组ROS均降低,苯溴马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利湿活血方7.74 g/kg、3.87 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妙丸组、苯溴马隆组及利湿活血方7.74 g/kg、3.87 g/kg组大鼠血清T-AOC活性明显升高,苯溴马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利湿活血方7.74 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利湿活血方从湿热壅盛、瘀血阻滞的病机出发,以清热利湿、化瘀散结为治法,在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的同时,还能增强高尿酸血症大鼠的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4.
金属烤瓷修复体色度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金属烤瓷修复体色度学特征,为临床金属烤瓷修复的比色、配色提供指导。方法:数码照像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分别测定1296件金属烤瓷修复体、792颗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色片的色度,分析并比较金属烤瓷修复体、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各色片色度值范围,金属烤瓷修复体与Vita比色板匹配情况及色度值差异情况。结果:金属烤瓷修复体、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各色片色度值范围不吻合,金属烤瓷修复体的颜色主要分布在Vita比色板的个别色片,金属烤瓷修复体与Vita比色板的色度差为△L*0.45,△a*1.14,△b*0.56,△E*ab2.58。结论:金属烤瓷修复体的色度与Vita比色板色片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ObturaII热牙胶充填根管的密封性能。方法:将40颗新鲜拔出人的单根管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20颗。分别用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和ObturaII热牙胶充填根管,用印度墨水染色法对比研究不同根管充填材料的密封性能。结果:根管糊剂加牙胶尖组的染色线均值为1.85±0.51mm;ObturaII热牙胶组的染色线均值为0.45±0.12mm,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ObturaII热牙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用ObturaII热牙胶充填根管对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作者在临床上测试了100颗9-51岁人恒磨牙窝沟和牙尖的电阻值,发现牙尖的电阻值非常显著地高于窝沟的电阻值,在活体牙上印证了刘峰等提出的牙冠表面低电阻区与龋病好发部位有相关性的观点,为龋病发病机理的生物电化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印证。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外源性糖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探讨外源性糖及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electronspinresonance, ESR)检测不同糖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结果:随着糖浓度的提高,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量增加;外源性糖溶液培养时间在2h以内,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量最多;不同类型糖均促进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结论:外源性糖促进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  相似文献   
78.
前牙需要修复的患者希望修复后的前牙与组成微笑的其他牙齿一样美观。因此,临床医生不仅要具有恢复牙齿生物学及功能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具有能够指导他们重现牙齿颜色及解剖的细微特征的审美观,使人们感觉不到修复体的存在。我们介绍了具有更好机械性能及光学特性的新型复合树脂,因对牙齿组织光学特性更深的理解,能使复合树脂直接粘结修复达到更加美观的效果。利用加入与牙体晶格一致的复合树脂的方法和作用,在适当的部位正确使用一定厚度的复合树脂,能够体现出色度的变化.从而使修复体表现出正常的光学特性。本文通过一病例描述复合树脂选择及选色的方法,同时介绍的复合树脂临床操作顺序可以在前牙切端修复体处重建天然牙的光泽。利用这项技术,可使树脂修复达到可预计的满意修复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牛膝成分β-蜕皮甾酮(βEcdysterone,βEcd)联合杜仲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方法 2月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ALN)组、βEcd组、PDG组和βEcd+PDG组。对照组皮下注射100μL生理盐水;模型组与给药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 mg/kg);给药组中,分别皮下注射ALN(0.5 mg/kg)、βEcd(0.5 mg/kg)、PDG(0.5 mg/kg)以及βEcd+PDG(剂量各为0.5 mg/kg)。每周测量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4周实验结束后以Micro CT、生物力学、ELISA、Western blot方法评估模型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指数、皮质骨骨矿物质密度(BMD)、股骨弹性模量、弯曲刚度、弯曲强度及最大负重载荷、骨形成标志物P1NP浓度降低(P<0.05),骨吸收标志物β-CTx浓度升高(P<0.05),骨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βEcd-PDG组合提高模型小鼠体质量指数、BMD、股骨弯曲强度和最大负重载荷、P1NP浓度(P<0.05),降低β-CTx浓度(P<0.05),上调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下调Caspase-3、Bax表达(P<0.05)。结论 βEcd-PDG组合促进GIOP模型小鼠骨形成,增加骨密度、增强骨质量,并可改善骨组织细胞的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对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治疗作用。方法腹部手术术后且伴有肠梗阻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醋酸奥曲肽0.6mg静脉滴注,连续给药3天,评价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腹痛、腹胀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9.4%,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几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对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治疗作用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