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53例肠穿孔的回顾性分析表明,患者多为乡村儿童;致病原因以蛔虫最多,其次是粘连性肠梗阻和肠扭转坏死,而外伤、炎症和肿瘤所致者都较少。穿孔部位多为回肠,由于气腹征阳性率较低(26.0%),术前误诊率高(35.8%)。所以,作者对本病的诊断、处理及改善预后的措施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急性穿孔22例,分别占同期胃急性穿孔和胃癌的20.4%(22/108)和5.1%(22/431)。患者平均年龄58岁,50岁以上者占81.8%。胃癌急性穿孔易与溃疡病穿孔混淆,本组术前误诊72.7%,术中误诊40.0%。作者强调术中判断,并常规取活检以减少误诊率;对能切除的肿瘤应力争一期切除,无一期切除条件者亦应在修补穿孔后2~3周内再手术。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了明确血红素加氧酶-1的高表达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生存的影响,进而探索出一条有效地防止小体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携带有HO-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HO-1,对供体进行预处理,并观察Ad5-HO-1对大鼠小体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Ad5-HO-1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LT水平有显著降低(P<0.05);术后2 h内门静脉血流流量有明显增加(P<0.05);HO-1酶活性测定显示Ad5-HO-1组酶活性为(5.34±0.41)×10~(-3)mmol·mg~(-1)·mm~(-1),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HO-1、TNF-α、Bcl-2、Bax表达,证实Ad5-HO-1组中HO-1、Bcl-2的表达是增高的,而Bax、TNF-α表达是降低的(P<0.05);Ad5-HO-1组在1、7、21d的生存率分别为100%、85.7%、71.4%,而对照生理盐水组在1、7、21 d的生存率分别为66.7%、16.7%、16.7%(P<0.05)。结论Ad5-HO-1的应用能够显著地增加术后2 h内门静脉血流,有利于受体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大鼠移植术后的生存结果。实验结果提示HO-1的高表达在防止和减轻小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而为临床上防止小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膜结核感染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结核性腹膜炎并肠梗阻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减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83.8%),对照组显效16例(53.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感染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在抗结核的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5.
小肠出血早期诊断困难 ,易误诊或漏诊。我院从 1990年 2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小肠出血 5 0例 ,现就其早期诊断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36例 ,女 14例。年龄5 - 75岁 ,平均 4 1 3岁。病程 2 0小时至 16年。临床表现以反复黑便为主 2  相似文献   
76.
目前实习生在普通外科临床实习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法律因素、医患关系、普外科的特点及学科的发展对实习生的影响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营造有利的实习环境、推行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及岗前培训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复习与GIST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 GIST为非上皮源性肿瘤,起源于Cajal间叶细胞,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3%,中位发病年龄为40~60岁,胃为最好发部位。目前认为,GIST的发病机制与原癌基因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但PDGFRα和c-kit基因突变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中。GI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影像学技术,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目前对GIST的治疗以手术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主,其预后与肿瘤危险度分级及治疗干预密切相关。结论 GIST是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其危险度分级是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GIST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复发的预防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正> 人体化脓性感染可在全身多种组织及器官形成脓肿,但发生于结肠浆膜下的多发性脓肿较罕见,並结肠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者更少,现将我们所见的1例报告于后。患者,男,23岁。因右上腹疼痛1  相似文献   
79.
乳腺癌原代细胞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乳腺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 ,对乳腺癌近年常用的化疗药物进行敏感性检测 ,探讨乳腺癌在不同化疗药物之间的敏感性差异 ,以期指导临床化疗。方法 :通过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即MTT法实验对 82例乳腺癌新鲜标本进行体外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检测 ,并将其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无论是单药组间比较 ,还是联合药物组间比较 ,其敏感性均无差异 (P >0 0 5 )。乳腺癌对各单药的敏感性分别与对其相应的联合药物的敏感性比较 ,敏感性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其中 ,以 5 FU加MMC和 5 FU加MTX的敏感性为好 ,敏感率分别为 78 0 5 %、79 2 7%。结论 :体外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对临床肿瘤化疗用药有很强的预见性 ,且能发现耐药病例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 ,应尽量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0.
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铜,锌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