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伸膝装置腱性部断裂3例报告王增立韩影李向东孙伯华时广敬例1。男,67岁。因左膝外伤后疼痛,行走困难1个月入院。X线平片未见骨折。曾按膝部韧带扭伤外用中药治疗。既住有Ⅱ型糖尿病2年。查体:股四头肌轻度萎缩,左髌上极软组织触及凹陷,浮髌试验(+),过屈(...  相似文献   
22.
目的采用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不同曲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孔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10—2014-10确诊的L4、5椎间盘突出症40例。仰卧位0°的位置为运动过程中动态扫描时的0°位置,根据腰椎矢状面Cobb角测量方法测量运动过程中伸展10°、20°和屈曲10°、20°的图像。测量腰椎间盘突出距离和椎间孔面积。结果在过屈位到过伸位运动过程中,L4、5椎间盘后缘突出程度逐渐增加,从中立位向过屈位运动时L4、5节段椎间盘突出程度变化更加明显。腰椎屈曲运动过程中腰椎每屈曲10°椎间盘突出减少(0.87±0.26)mm;伸展运动过程中腰椎每伸展10°椎间盘突出增加(1.24±0.45)mm。腰椎运动过程中,腰椎每伸展10°其椎间孔面积比仰卧位静态扫描时减小(8.02±0.34)mm~2;腰椎屈曲10°时,90%的患者椎间孔面积比常规仰卧位扫描时减小(6.72±0.23)mm~2;屈曲20°时,82.5%的患者L4、5节段椎间孔面积比静态扫描增时大(7.02±0.15)mm2。结论腰椎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可以明确诊断常规CT扫描阴性而下肢症状典型和常规CT结果与临床症状差异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64层螺旋CT结合椎动脉造影对枕部椎动脉与寰椎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并与干燥寰椎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为颈枕部手术提供解削形态依据,降低手术风险性,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88例被检查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检查,测量其寰椎后弓内半径及寰椎后弓外半径,进行双侧对比并分别与干燥寰椎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影像学测量结果比干燥寰椎骨测量结果偏大.两种方法测量左侧后弓内半径及双侧后弓外半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右侧后弓内半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学测量结果大于干燥寰椎骨测量结果;影像学测量双侧后弓外半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侧后弓内半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大于左侧.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清晰直观的寰枕部解剖结构图像和相关数据,为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4.
廊坊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廊坊地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病率和患病特点,提高保健和防治水平。方法:于1997~1999年对廊坊地区16658名7~17岁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三检筛选”法,即一检体检、二检云纹照相、三检X线摄片。结果:脊柱侧弯的患病率为1.51%,年龄分布呈逐年上升趋势,9~13岁间上升较快;11岁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1岁前的患病率;女性与男性患病率之比为1.34:1;特发性脊柱侧弯占89.64%;Cobb角10°~19°者占89.24%;主要的曲线模式依次为:单纯主要胸腰段曲线(32.89%)、单纯主要胸椎曲线(24.44%)、单纯主要腰椎曲线(21.78%)、胸椎和腰椎联合曲线(19.56%)。结论:在中小学校进行脊柱侧弯的普查是早期发现、及时防治、提高全民保健意识的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因术中需广泛暴露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创伤较大,术后炎症反应明显,常常引发各类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在遭受创伤、感染和手术等打击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代谢和免疫反应会发生改变。局部的或适度的炎症反应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伤口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与病程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腰椎间盘退变、坐骨神经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患者的突出椎间盘组织IL-1α、IL-1β、TNF-α的表达进行检测,依病程长短分为A、B 2组.并取8例正常间盘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A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IL-1α、IL-1β 81.8%(18/22),TNF-α 45.5%(10/22);B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 IL-1α、IL-1β 88.2%(30/34),TNF-α 35.3%(12/34);对照组3种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均为12.5%(1/8).结论白细胞介素-1、TNF-α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上升,这些人体弱多病,并存疾病较多,长期卧床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使病人站起来恢复其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并存疾病给手术及术后护理带来了问题。通过对32例围手术期处理的总结,我们认为病人能否安全渡过围...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膝骨关节炎(OA)不同时期浓度变化,寻求可以反映OA严重程度的指标.方法 根据关节镜及全膝关节置换时所见,OA组患者35例,对OA软骨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其中轻度11例,中度14例,重度10例;对照组10例.关节液中IL-6与TGF-β1浓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结果 关节液IL-6和TGF-β1浓度,对照组与O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TGF-β1在膝OA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各期OA患者关节液中IL-6、TGF-β1的浓度均明显升高,但IL-6的浓度与病变程度并非完全一致,重度患者较中度患者浓度低.关节液中IL-6含量测定作为反映OA严重程度的指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9.
30.
OA液加膝关节镜清理治疗骨性关节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OA液冲洗加膝关节镜清理治疗78例骨性关节炎病人效果较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78例中男22例,女56例;年龄40~71岁;病程5~40年;均因膝关节肿胀,疼痛无法工作或走路困难而入院求治。X线片均显示有膝关节骨质增生,间隙变窄,边缘硬化,松质骨有囊性变及关节间隙内有不同程度的积液,液体粘稠,呈浅黄绿色,液体量sml~200ml。滑膜液电解质检查显示关节液中氯化物、钠、钾、钙均低于血清正常值。总补体、C。及IgA、IgG、IgM等含量均低于正常值。滑膜病检均为慢性滑膜炎。治疗方法1.OA冲洗液的配制:复方氯化钠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