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清UA及CRP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争鸣  金燕  王双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196-1197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血清UA和CRP浓度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尿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1例急性期和15例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和其它炎性神经系统疾病(OIND)患者血清UA和CRP浓度。结果MS急性原发组UA浓度明显低于OIND组(P<0.01),MS急性原发组UA浓度低于MS缓解稳定组(P<0.05)。MS急性原发组CRP浓度高于缓解恢复组和OIND组(P<0.05)。MS缓解恢复组和OIND组UA和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UA和CRP浓度与M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UA和CRP的联合检测对M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2.
Toll样受体作为先天免疫系统中一类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识别受体,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本综述将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近年有关Toll样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3.
目的:探讨ADOPT问题解决模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水平、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ADOPT问题解决模式。3个月后,比较两组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依从性。结果:(1)血糖控制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气分析(HCO);干预后,两组血糖控制均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2)认知水平,采用糖尿病患者(成人)知识量表(ADKnowI);干预后,两组认知水平均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自我效能,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表(C-DMSES);干预后,两组饮食、运动、监测、用药等方面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依从性,采用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干预后,两组依从性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血糖控制水平、认知水平、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34.
目的:探究上焦宣痹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间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排序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上焦宣痹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比对照组的8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发应发生率(3.33%)明显比对照组(11.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焦宣痹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435.
Sukhova  GK  Bing  Wang  Peter  Libby  Jie-Hong  Pan  Yaou  Zhang  Anders  Grubb  孙玉慧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5):588-588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均涉及了动脉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水解。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能有效降解弹性蛋白和胶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处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增加而其内源性抑制剂cystatin C减少,提示该失衡有利于动脉壁基质降解。本实验直接验cystatin C表达减少将改变动脉结构这一假说。Cyst C^-/-小鼠和载脂蛋白E^-/-小鼠杂交得到cystatin C载脂蛋白E双基因缺陷小鼠。载脂蛋白E^-/-小鼠在喂食致动脉粥样饮食12周后,cystatin C基因缺陷使主动脉斑块处明显血管中层外弹力板降解、  相似文献   
436.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对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A、B、C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3组均术后返回病房即刻启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A组使用30 min,每天2次;B组每天连续使用8 h; C组每天连续使用18 h,比较3组患者术后2周DVT发生率、不良反应及舒适度。结果 最终纳入90例患者,A、B、C组DVT发生率分别为33.3%、3.33%和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B组和C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C组、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总分四分位数分别为45(44,4...  相似文献   
437.
目的:探讨九江市城区婴幼儿屏幕暴露对语言及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者行为发育、语言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并调查相关资料。统计300例婴幼儿语言、行为发育情况,并分析语言、行为发育与屏幕暴露之间的关系。结果:300例婴幼儿经调查发现,语言发育障碍有40例,所占比例为13.33%(40/300);行为发育障碍有32例,所占比例为10.67%(32/300)。语言、行为发育障碍均与父母文化程度低、每日亲子交流时间短、电子产品暴露初始年龄<12月龄、每日使用时长≥30min/d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行为发育情况与儿童体重、既往病史、父母年龄、电子产品使用用途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语言、行为发育与父母文化程度、每日亲子交流时间、电子产品暴露初始年龄、每日使用时长均存在密切关系,应严格控制屏幕暴露时间,多进行亲子互动,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438.
范敏  段宝忠  夏从龙  王双 《中草药》2020,51(18):4610-4613
目的研究椴叶鼠尾草Salviatiliifoli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LH-20、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地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椴叶鼠尾草地上部分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呋喃基)-8-(2-酮-2,5-二氢呋喃基)-1,7,8,9-四氢萘并[1,2-c]呋喃-3,6-二酮(1)和dugesin B(2)。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命名为椴叶鼠尾酮A,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39.
目的:明确贵州玉竹炭疽病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地位。方法:对玉竹炭疽病进行田间调查,并采集玉竹炭疽病病叶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科赫氏法则对其进行致病性验证,通过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该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斑水渍状,随着病情发展叶脉退绿变黄,叶片逐渐黄化,后期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点。采集炭疽病病叶样品6份,分离获得25个菌株,致病性试验表明,2个代表菌株(YZ-1,YZ-2)对玉竹均有致病性。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代表菌株与炭疽菌属白蜡树复合种Colletotrichum spaethianum species complex中的山麦冬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确定引起贵州玉竹炭疽病的病原为山麦冬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riopes。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玉竹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为玉竹炭疽病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