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49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270篇
综合类   711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63篇
  5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应用micro-CT研究尾吊大鼠胫骨骨小梁微结构的变化,以此评价间断性水平位站立对抗模拟失重导致的骨微结构退化的效果.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尾吊组(SUS组)、水平位站立对抗组(ST组).尾吊组大鼠始终保持约30°头低位及后肢自由悬垂不负重状态,水平位站立对抗组在尾吊处理的基础上,大鼠每天固定时间水平站立1 h.实验3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其右侧胫骨行micro 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其骨微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选定感兴趣区(ROI)行定量分析及三维可视化后,与CON组相比,SUS组胫骨骨体积分数(BVF)、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均显著降低,而骨表面积/体积(BS/BV)、骨小梁间隙(Tb.Sp)及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Pattern Factor,TPF)均显著升高;ST组的变化介于SUS组和CON组之间;三维可视化图像结果与物理参数结果趋势一致.应用One-Way ANOVA分析及多重比较LSD-t检验,三组各参数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间断性水平位站立可明显减弱尾吊大鼠胫骨的微结构退化和骨质丢失,而micro CT可以有效地辨别胫骨松质骨微结构的精细变化.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在大鼠胶质瘤模型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分化方向。方法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系微量注射入12只SD大鼠(4~6周龄)右侧纹状体内,建立大鼠胶质瘤模型;C6细胞移植后2d,Hoechst33342标记EMSCs移植到SD大鼠双侧纹状体内。EMSCs移植后7d行全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表面标记OX-42(CD11b/CD11a)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效果。结果SD大鼠全脑组织切片观察证实12只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建立成功;Hoechst33342标记EMSCs阳性率达95%以上;荧光显微镜镜下观察显示注射人大鼠体内的EMSCs经过7d后大部分细胞都保持存活状态。同时有V6细胞和EMSCs存在的时候,C6细胞周围存在大量OX-42阳性细胞;而只有c6细胞或只有EMSCs时,OX-42阳性的细胞数量非常少。另外,远离c6细胞的EMSCs具有向c6细胞迁移的特性。结论在SD大鼠胶质瘤模型纹状体内中,EMSCs大多数被C6细胞诱导成为具有吞噬和抗原提呈功能的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93.
于淼  付叶珊  王冰  季宇彬 《中草药》2019,50(15):3707-3713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较为全面地阐述近些年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等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G_2/M期调控的方式、途径等研究进展。多数中药有效成分是通过影响Cyclin-CDK复合物或通过诱发DNA损伤、有丝分裂缺陷和胞质分裂失败而引起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进而使肿瘤细胞阻滞于G_2/M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最终诱导凋亡。中药有效成分可以通过上调或抑制G_2/M检测点的关键基因,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_2/M期,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在高压氧联合常规方法治疗下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88例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88例脑外伤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利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利用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脑外伤患者治疗后的NCSE、FIM各个项目的评分均显著的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观察组的脑外伤患者治疗有效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4.09%),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可以明显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和后遗症,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且认知功能也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95.
贾佳  王冰  冯小兵  李月敏 《广东医学》2016,(14):2094-2094
患者,女,58岁,因进食哽咽感20余天于2011年12月27日收入院。2011年12月患者因劳累后开始出现吞咽梗阻感,进流食或半流食时无明显异常,无其他症状。后就诊我院,行喉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上胸段食管占位,伴周围淋巴结增大,考虑恶性;右前上纵隔占位,胸腺瘤可能,淋巴结转移不除外。食管超声内镜检查示:食管壁增厚达13 mm,食管外膜的界面回声不清,大小约23 mm ×11 mm,胸主动脉旁见肿大淋巴结;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活检因病灶位置高无法继续进行;考虑:食管占位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诊疗。后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后壁及左侧壁轻度外压性隆起,表面黏膜光滑、完整。气管壁外占位?行电子胃镜示:距门齿22~24 cm食管可见局限性隆起,隆起处表面黏膜粗糙且局部凹陷,凹陷处可见分泌物溢出,食管结核?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示:食管局限性隆起,隆起处食管壁内可见低回声占位,病变主要位于食管壁的固有肌层,部分层次病变处食管壁的外膜中断,病变处食管壁外可见肿大的淋巴结且淋巴结内部可见高回声钙化影,考虑为纵隔淋巴结结核累及食管壁。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结明试验阳性,多次查痰未找到结核杆菌。最终临床诊断为:胸腺瘤合并食管结核,于2012年1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前上纵隔肿物切除术。胸腔镜下见肿瘤位于上纵隔,大小约6 cm ×5 cm,有完整包膜。术后病理为:(右前上纵隔肿物)B1型胸腺瘤,呈多结节状生长,部分侵犯包膜至周围脂肪组织。后于2012年2月始在我院结核科进行规律抗结核治疗。2012年3月6日再次来我院行胸部CT 示:胸腺瘤术后改变;上胸段食管占位,伴前方淋巴结肿大,较2011年12月28日有所缩小。2012年3月14日至4月18日在我科行三维适形照射治疗,靶区为胸腺瘤术后瘤床区域,放疗剂量为DT 50 Gy 分25次5周顺利完成。随访至2015年12月(共4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食管旁病变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96.
<正>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治疗目标是缓解腰背痛、去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平衡和改善生活质量。手术方式中融合节段尤其是远端融合椎的选择,由于涉及到术后近、远期疗效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ASD远端融合椎终止于L5、S1还是髂骨,既有共识,亦存有争议,结合文献和自身经验,浅谈一些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初产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6家医院在2016年3—8月582名未出院初产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家庭收入、费用报销情况以及影响性生活质量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均P0.05);择时分娩、产妇自然分娩怕疼、待产中不能忍受疼痛而改成剖宫产、担心影响产后性生活、怕自然分娩侧切疼、珍贵儿、其他都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相关(均P0.05)。结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导致的剖宫产率上升不仅是当今产科面临的问题,也已逐渐发展成严峻的社会问题影响母婴健康,因此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医务人员、孕妇、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探讨动态人工智能(AI)超声辅助诊断系统(以下简称动态AI)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及对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甲状腺(疝)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3例(共346枚结节)甲状腺结节病人,应用动态AI对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对比不同性别、年龄的病人其不同大小、性质的结节的动态AI检查结果、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价动态AI诊断效能。结果 动态A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 76.5%,准确率为 85.0%,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高一致性(Kappa=0.643,P<0.01)。对比动态AI检查和术前穿刺活检的灵敏度(χ2=0.210,P=0.647)和准确率(χ2=1.699,P=0.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8,P=0.007)。动态AI检查在不同性别(χ2=0.002,P=0.968)及年龄(χ2=3.913,P=0.41)人群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性较好。良性结节的准确率(76.5%)较恶性结节的准确率(88.5%)低(χ2=8.184,P=0.004)。动态AI检查准确率随着结节大小增加有上升趋势(χ2=7.357,P=0.007),直径>1 cm结节准确率可达94.4%。结论 动态AI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无创可重复、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可减少不必要的穿刺,节约医疗资源及社会成本,可有效辅助外科医师为病人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0.
钛网在颈椎前路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钛网在颈椎疾患前路重建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3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根据椎体病变不同分别以钛网载入所切椎体松质骨、同种异体脱钙骨或骨水泥进行颈椎前路重建手术,对临床结果进行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0( 40~80)min,平均手术出血80(50~120)ml,平均住院天数5(4~6)d,术后随访时间6~12月,所有病人颈部疼痛和神经症状术后均得到改善,术后影像学资料提示钢板及钛网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和脱出.无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 钛网在颈椎疾患前路重建中,可达到安全、有效的即时稳定作用,并可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且住院时间短,有利于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