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双髋关节正位片是目前诊断髋关节外伤、炎性病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应用频率较高。临床工作中,髋关节投照位置是由技师凭个人经验摆放,受检者自己控制、保持技师所摆放的体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x线平片在腕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1例腕骨外伤患者于受伤后30min-20d分别进行了x线平片、MSCT检查,将cT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再现技术(vdume reformation,VR)和曲面重组(curved—planar reformation,CPR),观察MSCT各种成像方法对腕骨骨折和脱位的显示效果,并与x线平片对比分析。结果31例中,x线平片显示关节脱位6例,腕骨骨折14例,其中假阳性1例;可疑骨折7例,经MSCT确诊4例,排除3例。MSCT共检出28例(37处)骨折,脱位10例。二者腕骨骨折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x2=16.05,P〈0.05)。结论在腕骨外伤的诊断中,x线平片仍是基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S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各种成像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腕骨损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3.
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多态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 (EPHX1)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RFLP技术检测 88例肝癌患者和 10 4例人群对照的EPHX1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EPHX1第 3外显子第 113密码子的Tyr/Tyr、Tyr/His和His/His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195、0 .4 0 2、0 .4 0 2和 0 .317、0 .4 2 3、0 .2 6 0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 χ2 =5 .17,P =0 .0 75 ) ;第 4外显子第 139密码子的His/His、His/Arg和Arg/Ar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85 2、0 .136、0 .0 12和 0 .6 83、0 .30 8、0 .0 0 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 χ2 =7.92 ,P =0 .0 19)。具有 113His/His基因型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OR值为 2 .38( 95 %CI :1.0 4~ 5 .4 9) ;具有 139His/Arg基因型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降低 ,OR值为 0 .36 ( 95 %CI:0 .16~ 0 .78)。将EPHX1第 3外显子基因型Tyr/His和His/His视为易感基因型 ,则吸烟与之在肝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 ,OR值为 3.90 ( 95 %CI :1.31~ 12 .0 2 ) ;将第 4外显子基因型His/His视为易感基因型 ,则吸烟和职业暴露与之在肝癌发生中均存在交互作用 ,其OR值分别为 4 .5 3( 95 %CI:1.5 6~ 13.6 1)和 8.4 4 ( 95 %CI :2 .36~ 31.90 )。结论 EPHX1可能为肝癌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84.
NAT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乙酰化转移酶1(NAT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6侧肝癌患者和173例对照的NAT1基因型.并分析NAT1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等位基因NAT1^*3,NAT1^*4,NAT1^*10和NAT1^*14B的频率分别是20.3%、50.5%、24.0%和5.2%,基因型NAT1^*3/^*3、NAT1^*3/^*4、NAT1^*3/^10、NAT1^*3/^*14B、NAT1^*4/^4,NAT1^*4/^*10、NAT1^*4/^*14B、NAT1^*10/^*10和NAT1^*10/^*14B的频率分别是4,2%、25.0%.3I%、4.2%、313吼、104%、3.1%、147和4.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NAT1快型和慢型的频率分别是32.3%和677%.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NAT1^*10与职业暴露存在交互作用.OR值为3.4.0(95%CI:1.03-11.22).与其它环境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NAT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不存在关联.NAT1^*10与职业暴露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5.
86.
Swyer-James综合征(简称SJS)较少见,其特征性表现为一侧或一叶肺伴有空气贮留和肺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本文收集1996-2002年,经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8例SJS并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7.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进一步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平片、CT、MRI及ECT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37例患的平片、CT、MR及E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FDB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或玻璃样密度,破坏区为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钙化、囊变、出血,累及骨骺或骺软骨,可引起患肢缩短。结论:大多数FDB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检查在FD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8.
肺吸虫病误诊肺结核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1988年我们收治的120多例肺吸虫病人中,有14例在来我处前曾误诊为肺结核。14例误诊病例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2.5~31岁;误诊时间25d~7年。症状为发热13例、盗汗12例、咳嗽9例、咯血痰2例、呼吸困难3例、并发胸膜炎4例、2例有积液、10例有游走性  相似文献   
89.
Ⅰ°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至于其分型的问题则认识不够,有时还可能与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混淆。本文通过56例Ⅰ°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的测量与分析,以求对Ⅰ°房室传导阻滞三种类型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了Ⅰ°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56例。男性  相似文献   
90.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最主要的诊断条件为电轴左偏 ,而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期后 ,Ⅱ、Ⅲ、aVF导联Q波可能消失 ,只剩电轴左偏 ,图形极似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本文对两者的鉴别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者 5 0例 ,为我院近年来健康查体者 ,其中男 3 1例 ,女 19例 ,年龄 2 9~ 60岁。 40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为心内科住院患者 ,男 3 8例 ,女 2例 ,年龄 45~ 65岁 ,病程半年以上为陈旧期。分A、B两组 ,A组为左前分支阻滞 ,用日本 65 11型心电图机作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采用Frank体系作心电向量图 ,并经X线胸片、血沉、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