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Avastin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6例(17只眼)尚有部分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观察新生血管变化,2~3d后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其中2例(3只眼)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其余均采用手术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1例,11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1例,1只眼),青光眼阀植入术(1例,1只眼),全视网膜冷冻+睫状体冷冻术(1例,1只眼),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情况、病人满意度.随访3~5个月.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2~3d后,15例(16只眼)虮膜新生血管消褪,1例(1只眼)虹膜新生血管明显萎缩、变细,但未完全消退,有效率为93.33%.激光光凝或手术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较前提高和不变者达94.11%,无1例因手术而致失明.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有1例(1只眼),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恢复到了正常;1例(2只眼)需局部加用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恢复到正常.手术患者除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1只眼需局部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治疗,其余眼压均恢复到正常.16例(17只眼)虹膜均未见新生血管.除施行冷冻术的1例患者外,满意度较高.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辅助方法.使新生血管消褪后采用滤过性手术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更有效的挽救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62.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手术方法。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83例复杂性眼外伤,进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对合并白内障影响后段手术操作者,先行晶状体切除术或晶状体超声粉碎术;合并眼内异物者,用异物镊摘出之;合并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行周边部视网膜切开,并取出视网膜下增生膜或增生条索,同时行巩膜环扎术。最后根据视网膜情况行长效气体或硅油等充填玻璃体腔;无晶状体眼则视视力恢复情况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77眼,视网膜部分复位、硅油维持跟3跟,低眼压、硅油维持眼2眼,眼球萎缩者1眼。术后视力提高者68眼,不变13眼,下降2眼。其中矫正视力0.5以上者22眼,0.1~0.4者37眼,最佳矫正视力为1.0。结论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理想方法,可有效保留伤眼,挽救、改善患眼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63.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来源丹参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0%~25%A;8~20 min、25%A;20~25 min、25%~40%A;25~35 min、40%~100%A;35~40 min、100%~10%A;40~45 min、10%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IIA分别在0.037 12~0.556 8 mg/mL(r=0.997 1)、0.022 04~1.102 mg/mL(r=0.999 2)、0.277~8.31 mg/mL(r=0.999 9)、0.016 08~0.804 m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72%)、102.4%(RSD=1.05%)、102.9%(RSD=1.67%)、97.9%(RSD=1.42%)。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各指标成分量差别较大;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评价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4.
LEEP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雪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999-1001
目的:观察LEEP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对照组(LEEP)和治疗组(LEEP+妇科千金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90.0%,治疗组为90.0%和98.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EP联合应用妇科千金片可显著提高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合理应用的干预体系,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性分析中成药品种,明确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品种、功能归类、所含毒性成分及配伍禁忌品种,建立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与干预体系,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开具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的处方比例由50.67%下降至33.60%,这些处方中,合理处方比由61.27%增至83.92%,不合理的由12.40%降至1.21%,其中,超适应证范围用药、不合理联用及3种及以上口服药合开等不合理现象,分别由96、1433和558例减少至39、70和33例。结论:所建立的干预体系对于推进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的合理应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苏氏接骨胶囊(简称Su)对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促进作用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干预组、Su剂量140 mg/(kg·d)组(Su-140组)和Su剂量280 mg/(kg·d)组(Su-280组)。分组建立胫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10 d,过度麻醉心脏取血并处死各组大鼠。对大鼠患肢胫骨进行取材后,通过X线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初步检查;通过Micro-CT技术计算骨痂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并对骨痂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骨痂中BMP-2的表达,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定量检测血清BMP-2的含量。[结果]骨折造模术后10 d,假干预组、Su-140组及Su-280组3组大鼠的骨折断端均可见骨痂形成,骨折端愈合尚稳定,部分标本骨折断端稍有微动。经X线观察Su-280组骨折端愈合情况好于Su-140组及假干预组,Su-140组优于假干预组。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Su-140组和Su-280组的BV/TV值均高于假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b.Th和Tb.N 2个参数,Su-140组与假干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u-280组与假干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u-140组与Su-28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280组骨痂内有大面积的BMP-2表达区域,Su-140的表达区域较少,假干预组更少;RealTime-PCR结果显示,3组间BMP-2的含量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中Su-280组与Su-140组和假干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140组和假干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苏氏接骨胶囊能促进大鼠胫骨干骨折的早期愈合及BMP-2的表达,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骨折愈合越快,其机制可能为Su促进BMP-2的表达,进而诱导成骨细胞及胞外基质的分化增殖,促进骨形成及骨愈合。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精神病病人家属的探视需求,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满足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120名家属进行了探视心理调查。结果 对于我们传统的探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结论 针对家属探视心理需求,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改进管理模式,提供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自愈与激光治疗后中心视野(central visualfield,CVF)的变化对比观察.方法连续就诊的34例38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ien angiography,FFA)确认的CSC病人,单眼30例,双眼4例,其中26眼呈"炊烟状"或"墨渍样"改变,作为激光治疗组;1 2眼呈"玻璃疣状"改变,不予激光治疗,作为自愈组给予维生素口服.治疗前及痊愈后均行CVF检查.结果激光组26眼治疗后平均33.88±11.71天视力恢复.其中发作次数少的22眼CVF完全恢复正常占84.62%.另4眼复发次数较多,CVF异常,占1 5.38%.自愈组1 2眼,平均126.67±38.22天视力恢复,首次发作的6眼CVF恢复正常占50%.两组病程及视敏度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按复发次数多少分开比较虽然激光组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缺失偏离(1oss variance,L V)比自愈组要好,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C愈后CVF异常与其反复发作呈正相关,而恰当的激光治疗不会造成CVF的损伤.  相似文献   
69.
羟丙基-β-环糊精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丙基-β-环糊精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作为β-CD衍生物,均具有水溶性好、肾毒性低、溶血作用小及局部刺激性轻微等特点,在医药领域已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其在注射剂、口服制剂、局部给药制剂中已有一定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7例(27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1眼、葡萄膜炎性青光眼3眼、无晶体眼青光眼7眼、外伤性青光眼6眼。其中有5眼曾行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结果术后随访1~3年。术前眼压36~70mmHg,平均(41.12±10.04)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20.04±9.15)mmHg,手术前后眼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术后不用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15眼,联合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7眼,总有效率为81.48%。术后9眼视力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好视力达0.2。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目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