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薄层扫描法测定止咳清热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止咳清热合剂含量测定的薄层扫描法,并测定5批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83~4.98μg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回收率99.4%,峰面积(RSD)=2.14%。【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供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2.
某纺织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某纺织厂噪声强度监测和对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测,掌握噪声强度及听力损失的发生情况,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HS6288系列噪声分析仪监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并进行频谱分析,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对某纺织厂接触噪声作业的无耳疾患的931人进行听力检测;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AS软件8.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厂噪声车间的连续等效A声级均超过了85db(A),主要为中高频噪声;噪声作业人员有高频听力损失264人,检出率为28.36%,语频听力损失9人,检出率为0.97%;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均随累积接触噪声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听力损失发生率及程度与工龄密切相关;织一车间和织二车间噪声平均>100dB(A),高频听损率分别为43.68%和42.62%,在强噪声车间作业戴耳塞者高频听损检出率低于不戴耳塞者,但高频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仍然明显高于其他车间;听力损失曲线以高频凹陷谷点为3kHz及4 kHz的“V”字型为主,占高频听力损失的73.0%。结论:该厂噪声污染较严重,对作业人员听力已经产生了明显影响,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性措施来控制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诊断标准和对症处理。方法对NICU收治的158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患者的血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出现低钠血症(<135 mmol/L)的有96例,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0例,外伤性尿崩症2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低钠血症需根据临床表现、监测结果、化验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诊断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急性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本组291例全下肢DVT患者。髋上髂、股静脉段血栓清除,局麻下逆行穿刺患侧股静脉,导丝引导下插入12~14 F鞘管直接机械性血栓抽吸;髋下股、腘静脉段血栓清除,采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处理,即经健侧股静脉顺行穿刺插入4~5 F Cobra导管,导管辅助下亲水超滑导丝插至患侧髂、股静脉内,采用穿线或导丝抓捕技术,将导丝经患侧股静脉穿出体外,建立工作导丝通路,再沿工作导丝由健侧置入翻山鞘管至患侧髂、股静脉内,加长亲水超滑导丝在翻山鞘管支撑下轻柔的越过瓣膜插至患侧股、腘静脉内,DSA监视下Fogarty拉栓球囊沿导丝顺应静脉瓣膜方向将血栓拉至患侧髂静脉内,再经患侧股静脉进行机械性抽吸血栓。对存在的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或支架植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3 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86.3%;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分别为(1.64±0.43)和(0.97±0.42)cm,176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和支架植入治疗。279例随访3~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24%、3.94%、0;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89.3%;临床总有效率98.2%。结论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急性全下肢DVT,血栓完全清除率高,最大程度保护静脉瓣功能,住院周期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236例急性髂股DVT病例的临床资料。均经健侧股静脉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大腔鞘管,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髂股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后给予肝素抗凝。结果出院时膝上、下15cm处健、患侧周径差分别降为(1.3±0.6)和(O.9±0.4)cm,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t=23.99,均P〈0.01):随访36个月,随访率97.9%。术后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30/231)、8.2%(19/231)和0;随访疗效优92.2%。支架置入患者随访均通畅。结论介入治疗髂股DVT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经皮血栓碎吸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236例急性髂-股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健侧股静脉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14 F鞘管经皮碎吸髂-股段深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术后辅以溶栓抗凝治疗.结果 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降为(1.34±0.57) cm和(0.93±0.42) cm,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和23.99,P=0.00);随访16 ~48个月,中位随访35个月,随访率97.88%.术后36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12.99% (30/231)、8.23%(19/231)、0%;静脉通畅率98.27%;随访疗效优92.21%.支架置入术后12、24、36个月通畅率均为100%.结论 经皮血栓碎吸治疗髂-股DVT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CB1R)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EAE小鼠模型(n=50)并设置佐剂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成功的EAE小鼠注射CB1R过表达慢病毒液并记为CBlR过表达组(n=20),设置空载体组(n=10)和EAE模型组(n=20)。评价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观察对照组、EAE模型组和CBlR过表达组小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脑组织CB1R、室管膜下区Brdu和Brdu+/Nestin+以及Sox-2 mRNA水平。结果:EAE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CBlR蛋白降低(P<0.05),CBlR过表达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CBlR蛋白升高(P<0.05)。EAE模型组脑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缺失等典型病理变化,CBlR过表达组的病理损伤显著改善。EAE模型组Brdu、Brdu+/Nestin+阳性细胞以及Sox-2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CBlR过表达组比较EAE模型组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过表达CBlR可能是通过加速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最终有效减轻了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8.
摘 要:[目的] 评价CT和MRI术前判断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胰腺癌的CT和MRI征象,包括肿瘤大小、边界、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 术前影像学显示肿瘤大小平均4.5cm,边界清晰18例,血管受累不可切除26例,淋巴结转移21例,肝脏转移8例,腹膜及远处转移6例。术前影像学对于血管可切除性、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6.9%、40.7%、52.5%和70.0%、65.0%、67.5%。手术可切除组和不可切除组肿瘤大小(P=0.546)和肿瘤边界(P=0.053)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T和MRI是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磁共振检查在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检查在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肝癌行微波消融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5个肿瘤灶微波消融治疗前后的MRI表现.结合血清学检查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评估MRI检查结果.结果 消融后1个月内复查MRI,49例患者共63个肿瘤灶表现为T_1 WI高信号、T_2WI低信号的无强化区,周边伴有均匀的环状强化带,诊断为凝固坏死.患者同期的血清AFP水平由术前的333.83μg/L下降到37.68μg/L.其余2例患者共2个肿瘤灶表现为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与T_1WI高信号、T_2WI低信号的消融区形成鲜明对比,诊断为肿瘤局部残留,肝穿刺活组织榆查证实为肝癌.51例患者微波消融治疗1个月后定期随访,5例患者肿瘤灶消融区周边新出现强化的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结节影,表现与肿瘤局部残留相似,结合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和AFP诊断为肿瘤局部复发.23例患者肝内出现新肿瘤灶,1例患者出现腹壁转移,这24例患者同期血清AFP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平均为120.16μg/L.结论 MRI检查能够准确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存在于骨髓中的组织干细胞,具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细胞,其中包括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BMSCs能合成多种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促进损伤脑组织的生存与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