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4 h及14 d,NIHSS评分分别为(10.96±4.15)分、(6.15±2.58)分,较治疗前的(15.36±4.18)分依次下降,Barthel指数分别为(61.54±20.84)、(88.52±31.67),较治疗前的(48.17±19.62)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0.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单因素分析显示,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有效组,糖尿病比例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疗效与溶栓时间、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5岁,因发作性奔跑、吼叫伴惊恐1月半,全身强直发作1次入院.1月半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作性奔跑、吼叫伴惊恐,在奔跑时能叫旁人让开,并可躲避途中障碍物;发作后有恶心,偶尔呕吐胃内容物;每次发作持续约20 s,发作间歇期正常;每天最多发作3-4次,昼夜均可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骨钙素、去乙酰化酶6(SIRT6)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2月—2021年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AIS患者90例为AIS组,以同期诊治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90例为非AIS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90例为健康对照组。随访3个月,根据AIS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亚组(n=24)和预后良好亚组(n=66)。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骨钙素及SIRT6水平。分析AI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血清骨钙素、SIRT6对AIS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骨钙素、SIRT6水平显著降低(t/P=25.013/<0.001、27.571/<0.001),与非AIS组比较,AIS组显著降低(t/P=31.808/<0.001、36.440/<0.001),健康对照组及非AI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2.559/0.152、3.113/0.067);重症亚组、中症亚组及轻症亚组AIS患者血清骨钙素及SIRT6依次降低(F/P=15.234/<0.001、30.3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对8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未行手术治疗的成人首发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早期制定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成人首发基底节区脑出血未行手术治疗且存活的患者97例。入院当天记录人口基线资料,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调查,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次日清晨行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等多项实验室指标的测定;发病3周行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出院时记录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发病3个月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BI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3周及3个月时BI评分的影响因素为出血量、入院首次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及首次NIHSS评分,发病3个月时影响因素还包括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住院期间并发尿路感染。结论早期采取措施控制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4 g口服,每天3次.治疗后第14天观察患者头晕、失眠、头重症状改善情况,做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头晕、失眠、头重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患者急性期血白细胞计数与心律失常的相互关系,探讨白细胞计数对ACH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未行手术治疗的115例ACH患者,根据血白细胞计数分为3组:A1组(〈10.0×10^9/L)35例,A2组(10.0×10^9~15.0×10^9/L)43例,A3组(〉15.0×10^9/L)37例,测定各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统计各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析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cTnI及CK-MB水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2、A3组显著高于A1(P〈0.01)。血白细胞计数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r=0.869,P〈0.01)。结论 ACH患者血白细胞计数越高,肌钙蛋白含量越高,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7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观测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速控或基本痊愈,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4例,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qd,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1d。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14、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运动功能评定和脑血流图检测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均有所好转,脑血流量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利维爱治疗鲍经早期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绝经早期神经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利雏爱2.5mg,1次/d,持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并比较血中雌二醇(E2)与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开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身不适症状进行调查与比较,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血中E2水平升高、FSH水平下降(P〈0.05),SDS及SAS标准分下降(P〈0.05),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利维爱可以显著缓解鲍经早期患者的神经症,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