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目的:了解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症4种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方法:选择1998/2003到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科门诊首次就诊的神经症患者1805例.用症状自评量表(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按照0~4的5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共88项,包含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该维度,内-外向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外向)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神经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80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神经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总分最高(223.55&;#177;62.77),其症状表现为抑郁、强迫、人际关系、躯体化(3.04&;#177;0.88,2.80&;#177;0.87,2.57&;#177;0.88,2.08&;#177;0.79);其次是焦虑症(208.07&;#177;79.67),症状为焦虑、躯体化(2.72&;#177;1.00,2.10&;#177;0.89),强迫症的主要症状为强迫、焦虑(2.79&;#177;0.97,2.59&;#177;0.97),恐怖症的主要症状为人际关系与恐惧(2.77&;#177;1.00,2.20&;#177;0.81).②神经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结果:焦虑症在神经质分中比其他3种神经症低(56.15&;#177;18.94,60.18&;#177;15.50,58.34&;#177;16.72,57.98&;#177;15.60);在精神质维度量表分中抑郁性神经症与恐怖症明显高于焦虑症和强迫症(53.26&;#177;14.58,52.26&;#177;13.24,49.97&;#177;17.12,50.37&;#177;14.59);而内外向、掩饰性分值在4种神经症类型中评分接近.结论:不同神经症患者有不同心理症状和人格特征.躯体化症状以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明显;强迫症状以强迫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主;人际紧张突出表现在恐怖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状突出表现在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恐怖症状突出表现在恐怖症患者.4种神经症亚型的共同个性特征为神经质倾向和轻度精神病质倾向,其中抑郁性神经症和恐怖症的个性特征中精神病质倾向较高.  相似文献   
102.
温盛霖  程敏锋  钟智勇 《中国校医》2012,26(11):804-806
目的探讨青春期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人格特征。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2010年6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68例青春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青春后期62例进行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评定。结果青春期前期(11~14岁)者6例(8.8%),青春期后期(15~19岁)62例(91.2%),家族史阳性者13例(19.1%)。疾病分布以精神分裂症28例(41.1%)和心境障碍14例(20.6%)常见,其次是脑炎所致精神障碍(16.2%)和神经性厌食症(10.3%)。男、女性青春后期患者人格均以因子O、I分为最高。男性因子E分低于女性(t=-4.151,P=0.000),而因子N分高于女性(t=2.691,P=0.013)。结论青春期后期易出现心理障碍,以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症常见。敏感多疑、好忧虑人格特征为易感素质。  相似文献   
103.
影响心理应付方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目的:探讨影响心理应付方式的因素,为改善人们的心理应付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对424例不同职业人群进行评定。结果:(1)个体职业人群比其他职业人群多采用自责,退避和幻想应付方式。(2)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个性特征,生活事件,文化程度和年龄等因素对应付方式有影响,结论:稳定和偏外向的性格特征,丰富生活经历,文化修养高,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①病例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病例组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甲状腺和性腺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与人格特征是否关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62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的血清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与患者的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评定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647,P=0.000);偏相关分析发现血FT4水平与Q3因子分呈负相关(r=-0.401,P=0.025)。结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存在低血FT4水平,与人格特征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6.
血液肿瘤在我国是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目前多采用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等治疗,且病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病人住院需要2~4周.治疗过程中,种种化疗和检查等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这样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出现心理(情绪)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又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康复,并有可能加速病情的发展[1].因此,作者认为除了一般的躯体治疗和护理外,极有必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本研究通过探讨血液肿瘤病人住院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为提出心理护理对策而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索近 6年来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 1 996~ 2 0 0 1年来我科做医学鉴定的2 76人进行分析 ,并将前后 3年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①被鉴定人以青壮年为主 ,文化水平较低 ,但分布不平衡 ;职业以学生 (2 5 7% )、工人 (2 1 4% )和无业 (2 4 % )为主 ;②申请鉴定原因主要是开残疾证明 (3 7 7% )、工作问题 (1 9 6 % )和学习问题 (1 8 8% )。③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 (4 0 6 % )、精神发育迟滞 (2 0 7% )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 3 % )为主。④前后 3年比较发现 :一般人口学资料显示无显著差异 ;鉴定原因 ,开残疾证明增多 ,工作问题鉴定减少 ;鉴定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增多 ,精神分裂症减少。结论 综合医院精神医学鉴定有一定人口学特征 ;涉及鉴定的原因较为广泛 ,且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氟伏沙明与氯丙咪嗪的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首发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成绩,与41例健康对照组的成绩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氟伏沙明组和氯丙咪嗪组Y-BOCS总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伏沙明组和氯丙咪嗪组相比,治疗前和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氟伏沙明组和氯丙咪嗪组的操作智商、记忆商数、短时记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和连线B测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氟伏沙明组除操作智商、记忆商数和持续错误数外,其他测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氯丙咪嗪组的操作智商、记忆商数、短时记忆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氟伏沙明组的短时记忆明显高于氯丙咪嗪组,持续错误数明显低于氯丙咪嗪组(P〈0.05).结论 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治疗均有效.氟伏沙明对记忆成绩和执行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氯丙咪嗪.  相似文献   
109.
Objective To explorer the change of both thyroid and sex functions of the depressive patients. Methods 89 depressive patients (depressive group) and 40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were recruited for the research. Thyroid functions (FT3, FT4, TSH) were tested by chemoluminescence method. Sex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Both thyroid and sex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disturbed.Sex functions (T, FSH, LH) were tested by 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 method. Results ①the level of TSH in the depressiv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 05). ②he level of FSH in the depressiv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Conclusion Both thyroid and sex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disturbed.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的个性特点、应付方式、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应付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评定癌症患者组、肝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的个性特点、应付方式及生存质量.结果 与肝炎组和健康组相比,癌症组的E分、N分低(P〈0.01),解决问题因子分低(P〈0.01),自责和退避因子分高(P〈0.01),生存质量总评价分低(P〈0.01),生存质量与解决问题因子、合理化及病程正相关.结论 癌症患者较多采取消极的应付方式,个性内倾;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与积极的应付方式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