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21.
蔡海波  洪庆  章立  金友雨 《中国药业》2007,16(11):50-51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24h内的A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d,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丹参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天ESS增分率和第90天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0.9±26.7)%和(36.1±23.7)%,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90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1.8±27.3)%和(45.4±27.8)%,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鼻腔灌洗方法用于哮喘儿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常年有鼻部症状的哮喘患儿22例为病例组,分缓解、轻度发作和中重度发作期组;同期无感染、无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1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用改良Foley’s管进行鼻腔灌洗取样,并检测炎症标志物和监测肺功能。结果所有患儿能耐受鼻腔灌洗过程,平均灌洗液回收率为60.06%(66.06%±16.5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病例分组取样前后的肺功能无显著变化。病例组和对照组ECP、IL_5浓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腔灌洗方法操作简便安全,灌洗液炎症标志物检测值有助于哮喘严重度的评估,可用于儿童及中重度哮喘发作患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3.
住院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子调查,以探讨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状况,现报道调查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24.
罕见的Down’s综合征核型(附一个i(21q)家系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遗传室(200085)洪庆,鲍培忠染色体21/21畸变通常为rob易位,然而在极罕见的情况下也可以是i(21q).虽然二者在染色体形态上较难区分,但在发生机理及遗传结果上却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多柔比星与环磷酰胺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4例, 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组给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白蛋白紫杉醇行新辅助化疗, 两组均持续化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7.19%, 44/57)高于对照组(52.63%, 33/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 P=0.028)。化疗4个周期后, 两组VEGF-A、VEGF-B水平均低于化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期间感觉神经毒性、胃肠道、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且多集中在Ⅰ~Ⅱ级。结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多柔比星与环磷酰胺行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 降低VEGF-A和VEGF-B水平, 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具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6.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庆  蔡海波  周辰珩  章立 《海峡药学》2011,23(5):111-112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结果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21±1.38次和2.65±3.24次,P〈0.05;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55±12.63h和22.72±40.88h,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而安慰剂组为36.7%,P〈0.01;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3.3%,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可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是一种治疗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与微量蛋白尿关系。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温岭医院收治的16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05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及微量蛋白尿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提示微量蛋白尿是引起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警惕老年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存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 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VP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诊断为VP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 检查结果及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P患者静止性震颤相对PD较少(36%),肌强直-运动迟缓(92.9%),步态异常(78.6%)明显.多伴有锥体束征(64.3%)及智能障碍(46.4%).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及皮层下白质多发腔梗.VP患者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明显差于PD组,但部分患者有效.结论 VP是独立于PD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及头颅MRI表现方面同PD存在一定差异.左旋多巴替代疗法结合脑血管病治疗措施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212例孕12~20周、年龄20~43岁的普通孕妇进行上述三项标记的检测,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采用风险率的形式报告。最后结果显示:1、3项指标与孕周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故在分析检测结果前必须明确实际孕周大小。2、3项指标与孕妇体重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其变化有显著差异。2、被动吸烟与不吸烟对3项检测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4、所有经检测阴性的孕妇中其出生的胎儿均未发现染色体异常。检测中发现4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2%。5、大部分高龄孕妇经检测筛选其风险都明显低干其原有的年龄风险。结论:本项检测适宜广泛开展,可大大降低高危人群中需作羊水检查人数的比例。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长期吸入激素(ICS)是否增加肺炎发生风险.方法 选择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07年1月~ 07年12月哮喘患者共300例,其中使用ICS者156例(A组),未使用者144例(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C组).结果 随访6、12、18、24个月结束时,A组患者ICS使用总量分别为28.50 g、50.10 g、61.30 g、69.10 g,发生肺炎分别为10、23、37、53例次;B组发生肺炎分别为7、14、22、29例次;C组发生肺炎分别为9、16、26、33例次.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使用ICS增加肺炎风险,随着剂量和时间增加,肺炎发病机会增高,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