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调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伴高TC血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B组口服普伐他汀20mg/d,其他治疗相同。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和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A组优于B组,且起效时间短。结论:2种他汀类调脂药物都可以明显升高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阿托伐他汀在调脂治疗达标时间和治疗达标后血清脂联素升高的程度上优于普伐他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脂联素水平及罗格列酮干预的效果。方法20名正常对照和28例确诊为IGT的个体进入研究。所有IGT患者均服用罗格列酮4 mg,每日1次,共用3个月。服药前及服用3个月、12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联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与OGTT同步测定的胰岛素(Ins 0分、120分),并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统计分析正常对照与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脂联素的水平差异及与血脂、胰岛素抵抗、治疗前后IMT的相关性。结果IGT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70±4.93 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46±3.26 mg/L)(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清脂联素水平从8.70±4.93 mg/L显著升高到13.50±8.30 mg/L(P<0.05)。体重指数、TG、胰岛素抵抗指数和IMT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罗格列酮除了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外,还能升高脂联素,改善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配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另一组为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3天内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在第1天无差异(P>0.05),第2天和第3天有差异(P<0.05);低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3天内均有差异(P<0.01),临界低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在第1天和第3天无差异(P>0.05),在第2天有差异(P<0.05)。结论CGMS和胰岛素泵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中扮演着相辅相成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intinma-media thickness.IMT)和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的,APN相关性。方法:将6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选择20例非冠心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APN及颈动脉IMT。结果:冠心病各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3组间APN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冠脉狭窄单支≥70%以上两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而至少有一单支狭窄在50%-69%组IMT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的等级为因变量,APN、颈动脉IMT、TC、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PN水平和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的等级呈负相关,颈动脉IMT和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的等级呈正相关;以颈动脉IMT值为因变量,APN、TC、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APN水平和颈动脉IMT呈负相关。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APN水平和颈动脉IMT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同时,将两项指标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地判断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遗传性疾病等,目前均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干细胞治疗成为潜在价值较高的治疗方法。但干细胞治疗目前存在较多问题,虽然局灶性脑缺血干细胞移植后可以增强内源性的神经再生、血管再生及轴突出芽及突触的形成[1,2],然而能够替代损伤区凋亡的神经元的比例却很少[2]。  相似文献   
16.
碘化食盐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侃 《医学与社会》2002,15(3):17-17,25
我国实行普遍食盐碘化已经 4年。内分泌学界、地方病学界和广大群众都非常关心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日趋激烈。从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双重性理论来看 ,要正确认识和全面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其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但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会带来人们未曾预料的 ,与人类需要、人类利益相悖的消极后果。从这个意义上 ,应当承认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或社会后果具有双重性 ,也就是说它是一柄“双刃剑”。这要求在把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探讨静脉推注依诺肝素钠加皮下注射与常规单纯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64例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心肌酶谱明确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扩冠、解痉、抗血小板聚集甚至溶栓治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1组首剂依诺肝素钠静脉推注,按1 mg/kg给予,后按此剂量每12 h皮下注射1次,共用7 d.2组按1 mg/kg给予,每12 h皮下注射1次,共用7 d.观察指标包括胸痛缓解、出血倾向、凝血全套、心电图、心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室壁收缩活动的改善等.结果经治疗1周后,对比结果表明先静脉推注组在胸痛缓解程度、时间快慢、心电图ST段恢复、心功能及室壁活动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皮下注射组(P<0.05),且在出血等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先静脉推注依诺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1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症的最主要亚型,也是65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慢性神经炎症等诸多因素,并受到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其研究进展缓慢,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肠道菌群与大脑相互作用,称之为微生物-肠道-大脑轴,该轴涉及代谢、内分泌、神经和免疫通路,这些通路对维持大脑稳态至关重要。最近的证据表明,肠道生态失调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AD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尽管具体机制并不明确,但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调节肠道菌群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药物组、康复组和联合(艾地苯醌+康复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药物(服用艾地苯醌片,30 mg/次,3次/d,连续服用24 w)、康复训练(进行肢体、声音及定向等康复训练,1次/w,共24 w)及联合(服用艾地苯醌药物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共24 w)的治疗。于治疗12、24 w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ADCS-ADL)量表评分对3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 w后,3组MMSE、ADAS-cog、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治疗24 w后,药物组MMSE评分仍无明显改善,但ADAS-cog、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t=-3. 395,P=0. 000; t=9. 522,P=0. 000);康复组MMSE及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t=4. 419,P=0. 010);联合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ADAS-cog、ADC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t=-2. 223,P=0. 034; t=25. 116,P=0. 000),且联合组ADASADL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7)。结论联合治疗虽然对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单独药物组无明显优势,但其可明显改善高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