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1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幽门螺旋菌与胃疾病的关系,近几年来受到重视.早在1874年Bottcher氏从人的胃内首次发现螺旋菌,至1975年Steer氏等首次提出螺旋菌与疾病有关。1983年Warren氏等用需氧培养法,从胃粘膜分离螺旋菌成功,用嗜银染色法发现螺旋菌在胃粘膜的检出率很高,1987年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旋菌(CP)。自后国内外学者就该菌的培养、分离、细菌毒力及其与胃疾病的关系和治疗等作了各方面的研究。资料表明,无论是胃疾病患者还是健康人,CP的检出率都相当高,但CP和消化性溃疡有何关系,至今尚难确定。  相似文献   
82.
许多研究证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产生各种分子如酶、细胞毒素和脂多糖、单氯胺刺激宿主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胃上皮细胞的凋亡,后者在胃癌发生上发挥重要作用,Hp感染病人比无感染病人发生胃癌  相似文献   
83.
不少的进展,并就CHB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药物选择、治疗终点、疗效判断标准与监测、耐药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与广泛的研究.2006年替诺福韦抗HBV的临床试验开始启动,2008年替诺福韦带给CHB治疗许多好消息.  相似文献   
84.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称为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导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相似文献   
8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人群感染率估计在50%左右。Hp感染相关胃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伴有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相似文献   
86.
现在被使用的大部份药物,原则上是动物实验及人体投予后被发现。即第一阶段用动物实验确定药物的安全许可量、致死量、急性或慢性中毒,然后用于人体。第二阶段限于少数病例的临床使用,观察其药效。第三阶段多数病例应用,进一步确定安合性和药  相似文献   
87.
Crohn 病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现统称为炎性肠病(CIBD)。这两种病在欧美较为常见,近几年来我国报道逐渐增多,其发病似有增加的趋势。炎性肠病的诊断有时较难,常易与其他慢性结肠炎症相混淆。有人报道 Crohn 病手术误诊率高达64%,所以炎性肠病在我国的真正发病率可能更高。为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以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8.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覆盖在肺泡内面,具有稳定肺泡作用的物质。根据生物化学的鉴定,其化学成分,脂类占表面活性物质的85%,其中卵磷脂占脂类的75%,在卵磷脂中,以三棕榈基卵磷脂(DPL)含量最高,是卵磷脂的主要成分。除脂类外,尚含有蛋白  相似文献   
89.
消化道激素     
消化道激素是由分布在胃肠粘膜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调节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运动机能,从而起到消化吸收作用。目前已经知道的消化道激素有促胃液素(qastin)、促胰泌素(Secretin)、胆囊收缩素一促胰酶素(CCK-PZ)、抑制胃多肽(GIP)、肠血管活性多肽(VIP)、肠高糖素(enteroglucaqon)等。上述这些激素的发现,不仅对于胃肠疾病的发病机理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在临床上还应用这些激素作为诊断和治疗一些胃肠疾病的方法。消化道激素分泌细胞及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0.
β阻滞剂的概念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知道,药物要发挥作用必须与组织的某一“部位”结合,这个结合部位称为受体,它是一种蛋白质。一种神经冲动的传导需要传出神经冲动的传递物,这种传递物称为介质。1648年AhlQuist从交感神经末梢分离出两种不同的传递物,且在效应器官存在两种受体,即α与β受体。受体对神经介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在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