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儿童的大脑组织内环境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CP组27例,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测脑脊液(CSF)气体分析及生化电解质指标,CP组综合治疗病情好转后再复测。结果:CP组CSF的pH值为7.25±0.02,HCO3-浓度(21.31±2.55) mmol/L;对照组pH值为7.31±0.02,HCO3-浓度(25.42±1.69) mmol/L,两组比较显示脑瘫组患儿脑细胞处于偏酸环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CP组治疗前CSF的PO2为(5.28±1.59) kPa,治疗后为(7.67±3.04) kP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pH值、HCO3-浓度、BE浓度等指标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脑脊液生化、电解质未见显著变化。结论:脑瘫儿童存在脑组织缺氧问题且酸碱平衡失调,脑脊液气体分析可用来判断病情与预后并作为临床疗效的直接客观指标,采取措施纠正脑瘫儿童脑脊液pH值及氧分压能够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