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9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比较研究大鼠颌骨及胫骨骨再生修复过程中不同时期同源异型盒基因Hoxa2(homeoboxa2)表达,探讨骨再生修复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一侧颌骨及胫骨骨缺损模型,另一侧为正常组织对照,分别于术后3、7、10、14、21 d提取缺损处骨痂及对照骨组织总RNA,以Hoxa2 mRNA第636-880碱基序列设计引物,β-actin为内参,采取RT-PCR扩增,检测Hoxa2 cDNA表达。结果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胫骨组织均扩增出片段长度为245 bp的目的基因条带,为Hoxa2 cDNA基因片段,半定量PCR分析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强(P<0.05);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颌骨组织均未扩增出Hoxa2 cDNA目的基因条带。结论与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点相似,Hoxa2在颌骨再生修复中不表达,而在胫骨骨再生修复中表达增强,提示颌骨再生修复可能存在独特的分子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2.
33.
年轻人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40岁以下年龄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作者2病例对照研究,与同期中老年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年轻组患者中(1)农村来源的病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女性病人所占的构成比相对较大;(3)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4)术后一年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较中老年组高。提示年轻人知鳞癌可能与生活状况等因素有关,预后较差,须注意手术切除范围并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利用局部皮瓣重建下唇缺损超过2/3的可能性?方法:收集8例因肿瘤切除术后导致的下唇缺损,全部病例缺损均超过下唇的2/3,采用颊侧滑行皮瓣(Webster-Burnard瓣)修复白唇缺损,利用颊部黏膜外翻修复红唇;结果:8例患者无1例出现感染?伤口裂开和皮瓣坏死等局部并发症?随访 1~2 年,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无明显的小口畸形和前庭沟变浅及涎液外流等状况?结论:利用改良的Webster-Burnard瓣重建大范围下唇缺损,可以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5.
微波固化治疗SD大鼠颌下腺鳞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微波固化治疗SD大鼠颌下腺鳞癌,观察其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SD大鼠通过颌下腺分次注射4%二甲基苯丙蒽(DMBA)的药物诱癌方法建立鳞癌动物模型,筛选荷瘤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组;将微波功率分别设定为30、40、60W,作用时间分别为3、5、6min,通过微波固化方式对肿瘤进行治疗,观察不同组合方式对组织凝固范围、肿瘤变化过程及动物生存时间等的影响。结果微波固化后见一界限清晰的以微波天线为中心的椭圆形凝固坏死区域,术后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的带瘤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均明显延长。结论微波固化治疗SD大鼠颌下腺鳞癌有效,增大微波功率和延长辐射时间能够提高凝固范围。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Fas抗原在平面粘膜鳞癌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其相关生物学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5例正常粘膜、34例粘膜鳞癌进行染色,观察Fas抗原表达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对体外培养的鼠胚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影响。方法体外解剖分离鼠胚髁突,行外植体培养,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PTHrP对体外培养的髁突外植体软骨内成骨的影响。结果髁突外植体在无血清半固态培养系统中能正常发育。加入人PTHrP(1-34)后,实验组髁突长度的增加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加入人PTHrP(1-34)后培养的髁突外植体增殖层和肥大软骨细胞层明显增厚,同时Ⅱ及Ⅹ型胶原在增殖层和肥大软骨细胞层中表达增强。结论PTHrP可刺激髁突外植体软骨增殖层和肥大层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对体外培养小鼠颌骨来源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出生1~2 d小鼠的颌骨,分离培养出成骨细胞,用PTHrP处理,分间歇或连续两种给药方法处理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碱性磷酸酶含量测定和矿化结节计数检测细胞的分化。结果两种给药方式MTT增殖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但连续给药组碱性磷酸酶含量和钙化结节计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间歇给药组则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THrP间歇给药具有促进颌骨来源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而连续给药则只能促进其增殖,对分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及其受体PTH1R及Ihh信号在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意义。方法取E14~18 d鼠胚,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PTH1R抗体及PTHrPI、hh mRNA在下颌髁突软骨发生过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在鼠胚下颌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PTHrP、PTH1R主要表达于软骨膜间质细胞、软骨细胞及大部分肥大软骨细胞中,Ihh主要位于肥大软骨细胞上层及其与扁平细胞层交界处,PTHrP及Ihh信号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作用调控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结论鼠胚下颌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PTHrP、PTH1RI、hh的分布特征与其在生长板分布不同,提示PTHrP可能对髁突全层软骨细胞均具有增殖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髂嵴软骨及肋软骨移植于鼻翼及上颌骨表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髂嵴软骨、肋软骨分别移植于鼻翼软组织内、上颌骨表面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的髂软骨、肋软骨分别移植于两侧鼻翼软组织及上颌骨表面,于48、、122、4周取出移植物,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移植于骨表面的髂嵴软骨和肋软骨4周始即出现骨化,至12周时形成成熟的骨组织,而移植于鼻翼软组织内的软骨至24周仍未见明显吸收、钙化。结论软骨移植与供区无明显相关,而与受区环境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