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本研究探讨双嘧达莫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表达水平的影响。选择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单纯组)和化疗+双嘧达莫组(联合组)。联合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应用双嘧达莫100mg/d。另择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磁珠法分别于化疗当天、第3、7和14天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AC-1、CD62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PAC-1、CD62p和FI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和0.05),且PAC-1与FIB间呈正相关(r=0.549,P〈0.01)。单纯组患者化疗当天和第3天的PAC-1表达较化疗第14天明显升高(P〈0.05和0.01);化疗第3天其CD62p水平与化疗当天、第7和14天比较均升高(P〈0.05和0.01)。联合组患者化疗第14天的PAC-1表达较化疗当天、第3天降低(P〈0.05和0.01);且化疗第14天的CD62p表达较化疗第3天时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在化疗第3、7和14天的PAC—1、CD62p与单纯组患者比较表达呈下降趋势,但FIB变化不明显。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常出现外周血小板活化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化疗周期中应用双嘧达莫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15例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AM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 15例患者中,首发表现包括皮疹、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软组织包块、齿龈浸润等,发病至确诊白血病时间为7d~8个月,有10例患者经化疗达完全缓解.结论 AML早期表现多样,对于有髓外表现的患者,详细的体格检查及血常规、及时行骨髓常规检查以及病理活组织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积极的治疗可获得与其他AML类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和红细胞CD7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病例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epcidin和红细胞CD71水平.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epcidin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CD71明显升高(P<0.01).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血清Hepcidin 与轻度贫血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0.05),重度贫血组红细胞CD71与轻度贫血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血清Hepcidin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清铁蛋白(SF)呈正相关(P均<0.05),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呈负相关(P<0.01),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和红细胞CD71无相关性(P均>0.05);红细胞CD71与Ret%呈正相关(P<0.01),与HB、MCV、MCH、MCHC、SF和RDW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降低和红细胞CD71升高,其变化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4.
王红霞  江亚军 《医学综述》2009,15(23):3675-3676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瘤(ML)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变化。方法应用磁珠法检测66例ML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ML患者APT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Ⅲ期ML患者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Ⅱ期患者(P<0.05);Ⅳ期患者APTT、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Ⅱ期患者(P<0.05、P<0.01)。结论ML患者常伴凝血指标异常,表现为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功能护理与舒适护理两种模式在垂体瘤切除术中的优劣。方法:50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统计两组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明显优于功能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