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氟乙酰胺中毒2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鼠药中毒是小儿急性中毒中常见的中毒类型 ,约占我院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的 5 0 %。由于氟乙酰胺灭鼠作用好 ,用量小 ,目前市场上鼠药中多数含氟乙酰胺成分。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病例日渐增多。现将我院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氟乙酰胺中毒 2 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12例 ,年龄 2~ 3岁 9例 ,~ 7岁 13例 ,~ 10岁 4例 ,14岁 1例 ,均为误服。发病时间 <10min 2例 ,<1h 8例 ,~ 2h 13例 ,3~ 4h 4例 ,最短为服药后 5min。二、临床表现 误服后均有恶心、呕吐 ,腹部疼痛和反复发作性惊厥。发作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河南省11家市级、县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发病6 h内
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共入组444例患者,平均年龄60.19±11.61岁,男性296例(66.7%),院内死亡25例(5.6%)。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OR 3.006,95%CI 1.120~8.071,P =0.029)、溶栓前
NI HSS评分(OR 1.130,95%CI 1.079~1.183,P<0.001)及心房颤动病史(OR 3.671,95%CI 1.282~10.511,
P =0.015)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心房颤动病史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
血性卒中/TIA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左旋千金藤立定碱 (SPD)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神经衰弱患者口服SPD 50mg·d-1,与安慰剂双盲对照治疗 5周 ,以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为评定工具评判SPD临床效果。结果 SPD治疗神经衰弱有效率 ( 6 6 .7% )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 2 8.6 % ,P <0 .0 5)。有效的靶症状以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烦易怒疗效显著 (P <0 .0 1) ,对多梦、注意力下降、头昏、疲乏无力也有效 (P <0 .0 5)。结论 SPD治疗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78 例 ARDS 患儿,追踪确诊后 30 d 内生存状况。结果:(1)78 例 ARDS 患儿中,死亡 51 例,生存 27 例,30 d 生存率为 35%,平均生存 14.4 d,中位生存时间 8 d,确诊 ARDS 后 3 d 内为死亡的高峰期。(2)死亡患儿和生存患儿在年龄、原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构成比、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PaO2/FiO2)、WBC 和受累器官数目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 3.924~3.938)、原发病(HR=1.817)和 PCIS(HR=0.469)是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RDS 后 3 d 内是死亡的高危期。年龄、原发致病因素和 PCIS 是影响 ARDS 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CI好发于50~70岁,临床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灶直径在0.4~1.6 cm。腔隙性脑梗死53例(94.64%),大病灶性脑梗死3例(5.36%);病灶位于内囊26例,基底节15例,放射冠区7例,丘脑3例,脑干2例。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18例(32.14%),糖尿病、高脂血症18例(32.14%),冠心病、心房颤动5例(8.93%)。结论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为SCI的危险因素。SCI无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确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26.
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每日1次,每次20 mg.d-1,晨起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治疗第8周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9例,无效3例,有效率90%;对照组显著进步5例,进步7例,无效18例,有效率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χ=17.526,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2χ=23.64,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能较好地改善脑卒中后的抑郁情绪,是治疗PSD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7.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出血患者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脑出血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5例,采用ELISA法检测发病第1、2、3、4、7、14 d的血清NSE变化.结果 脑出血组各时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NSE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 血清NSE变化对判断脑出血量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凝血酶蛛网膜下腔注射对大鼠软脑膜胶原纤维厚度的影响,以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18),2组又分为1、10、20d3个时点。实验组大鼠给予凝血酶蛛网膜下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取脑组织染色后采用显微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分析测量软脑膜胶原纤维厚度。结果:实验组大鼠10、20d时点软脑膜胶原纤维厚度均大于同时点对照组(P均〈0.05),且实验组20d时软脑膜胶原纤维厚度大于10d时厚度(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内注入一定量凝血酶,可导致形态学上软脑膜增厚。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高温、香烟及其联合对鼠胎脑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孕d 10的大鼠给予高温 (4 0~ 42℃ )和香烟烟雾水溶物 (0~ 2支 /只鼠 )处理 ,取胎鼠全脑 ,用Westerndotblot和Lowrey方法测量HSP 70和蛋白质含量。结果 高温 (4 0~ 41℃ )、高浓度的香烟烟雾 (1.5支 /只鼠和 2 .0支 /只鼠 )及其联合与对照组比较胎脑蛋白质明显减少 ,与温度、温度持续时间及香烟浓度明显相关 ,并且高温与香烟具有联合作用 ;结果还显示高温和高浓度香烟均使胎脑HSP 70明显升高 ,高温与香烟联合其胎脑HSP70合成量与单独高温组相比HSP 70变化不明显。结论 高温、香烟烟雾及其联合可引起胎脑蛋白质含量减少 ,并诱导胎脑HSP 70合成 ,但香烟的诱导作用较高温弱 ,与高温联合胎脑HSP70的合成表现出交叉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