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探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凋亡率异常是否与其自身抗体产生高低有关。方法 采用碘化丙锭 (PI)染色法 ,在流式细胞仪下定量检测 2 0例SLE患者及 10名正常人PBMC体外凋亡情况 ,同时观察了SLE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及与凋亡率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PBMC体外培养 0、2 4、48、72h后凋亡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P <0 .0 5 ) ,且活动期SLE高于非活动期 (P <0 .0 5 )。SLE患者自身抗体产生越多者较自身抗体产生少者的凋亡率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SLE患者PBMC的凋亡加速 ,与其自身抗体产生增高有关 ,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2.
IL-2和IL-6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采用单克隆抗体以免疫酶标技术(APAAP法)对不同病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IL-2、IL-6分泌细胞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活动期患者IL-2、IL-6分泌细胞量均升高(P<0.01),且二者间具相关性(r=0.88,P<0.05);非活动期患者IL-2分泌细胞量升高(P<0.01)而IL-6分泌细胞量与正常接近。  相似文献   
63.
申咏梅  殷志伟 《现代免疫学》1999,19(2):95-96,102
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研究了抗白介素2单抗(IL 2McAb)诱导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并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表明:IL 2McAb能诱导SLE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且SLE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活动期高于非活动期(P<001);IL 2McAb对SLE患者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提示:从抗IL 2McAb能诱导SLE患者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可间接地证明IL 2在SLE疾病过程通过抑制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参与SLE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