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锌转运蛋白4(Zinc Transporter 4,ZIP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价值、生物学功能以及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生物信息学(GEPIA、UALCAN)和实验分析(qPCR、western blot)用于确定ZIP4在乳腺癌患者癌与癌旁中的表达水平。使用UALCAN以及KM plotter数据库进一步明确ZIP4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及预后价值。通过细胞克隆形成、EDU实验研究ZIP4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确定ZIP4在乳腺癌中的共表达谱,并使用LinkedOmics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以明确其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 ZIP4在乳腺患者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ZIP4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不良的临床病理以及预后相关。敲低ZIP4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此外,富集分析表明ZIP4可能通过参与染色体分离、细胞周期和核糖核酸转运等生物学过程调控乳腺癌进展。结论 高表达的ZIP4能够显著增强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并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探讨苍术丸联合自制稀土永磁外固定架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旨在寻找一种简便而新颖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为临床骨折愈合的治疗提供新 方法,减轻患者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三组(苍术 丸组、自制稀土永磁外固定架组和苍术丸联合自制稀土永磁外固定架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给予不同方式治疗后优良率差异;同时比较三组患者骨折愈合 时间.结果 苍术丸组优良率为72.50%(29/40);自制稀土永磁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0.00%(32/40);而联合组优良率为97.50%(39/40),相比前两组差异较显著 (P <0.05).三组骨折愈合时间上比较,联合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5.5±10.5)d,一期愈合率达97.50%(39/40),较其他两组愈合时间短,一期愈合率高,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苍术丸联合自制稀土永磁外固定架能很好促进腓骨骨折患者愈合、缩短骨折治疗时间以及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甘丙肽在成年雄性小鼠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甘丙肽在雄性生殖器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甘丙肽在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甘丙肽在成年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均有表达。睾丸组织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呈阳性染色,主要表达于胞膜及胞质;附睾管高柱状细胞、低柱状细胞的胞膜及胞质呈阳性染色,且甘丙肽在附睾体和尾部表达较强,在头部远段表达较弱。结论:甘丙肽在成熟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均有表达,其生理功能尚待阐明。  相似文献   
95.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门诊患者的8%~25%,严重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而Ⅲ型前列腺炎是其中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的类型.本研究对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药物治疗同时,按是否结合温水坐浴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大豆黄素促进脱落乳牙干细胞(SHED)成骨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第3代SHED分别用100、10和1μmol.L-1的大豆黄素培养基进行培养,以普通培养基作为对照,于3、6、9 d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于7、14、21 d检测其骨钙蛋白(OC)的质量,以RT-PCR检测其3、6、9 d的核心结合因子(cbf)-α1 mRNA的表达。结果 SHED经大豆黄素干预培养3 d,10μmol.L-1的大豆黄素显著提高了细胞内AKP的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培养6~9 d,3个浓度的大豆黄素均显著提高了AK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中高浓度(10和100μmol.L-1)的大豆黄素可在成骨分化的中期(14 d)显著提高SHED内OC的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01),21 d时各浓度的大豆黄素均可促进OC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01)。SHED培养3 d,10和100μmol.L-1大豆黄素明显上调其cbf-α1 mRNA的表达,1μmol.L-1的大豆黄素部分上调了cbf-α1mRNA的表达;在第6和9天,1、10和100μmol.L-1的大豆黄素均促进了cbf-α1 mRNA的表达,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呈阴性。结论大豆黄素可促进SHED向成骨方向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bf-α1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7.
营养不良是普遍存在于危重症患者中的突出问题,并已成为影响危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危重症患者应激后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病理生理反应和代谢改变,包括免疫功能下降、胃肠功能下降等因素,添加发挥药理学作用的特殊营养素(免疫营养素)日益受到关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营养素,也是一种必需氨基酸。正常情况下,肌肉等组织可大量合成,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例如外伤、手术、烧伤、感染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时,一方面,机体储备的Gln下降,另一方面,应激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对Gln的需求明显增加,所以,只有补充外源性Gln才能满足机体需要,这就使得Gln成为一种必需氨基酸。Gln是合成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和其它许多分子的前体物质,在肝脏、肾脏、小肠和骨骼肌代谢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Gln可为机体内各器官之间的氨基酸和氨的转运提供载体,也是生长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肠上皮细胞等)快速增殖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其作用比葡萄糖还要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均证实,Gln强化的营养支持在促进蛋白质合成、维护肠黏膜屏障及改善免疫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对Gln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摘要】〓目的〓观察萘普生钠联合舒芬太尼在上肢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锁骨和上肢手术的患者90例,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行PCIA,随机分为三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F组)、萘普生钠联合舒芬太尼组(SF+N组),每组30例。3组PCIA配方分别是:①F组:芬太尼20 μg/kg+盐酸昂丹司琼0.15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②SF组:舒芬太尼2.0 μg/kg+盐酸昂丹司琼0.15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③SF+N组:舒芬太尼1.5 μg/kg+萘普生钠10 mg/kg+盐酸昂丹司琼0.15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3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48 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3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N组患者的VAS评分、Ramesy镇静评分与另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SF+N组显著少于F组和SF组(P<0.05),总体满意度高。结论〓萘普生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上肢手术术后静脉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低和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刺激1受体(MST1R)抑制剂BMS-777607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BMS-777607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mol·L-1 BMS-777607组)和0.5、1.0、2.0、5.0、10.0、15.0及20.0 μmol·L-1 BMS-777607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MCF-7细胞存活率,EDU成像和EDU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率,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中ERK、p-ERK、Akt、p-Akt、PARP、Cleaved PARP、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5和1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或P<0.01)。克隆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5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EDU掺入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或P<0.01)。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对照组MCF-7细胞核淡染,10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核少部分浓染、明亮,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核大部分浓染,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明亮。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15和20 μmol·L-1BMS-777607组MCF-7细胞中p-ER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PARP、CleavedPARP、Bax、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MST1R抑制剂BMS-777607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ERK和p-Akt表达和促进CleavedPARP、Bax、CleavedCaspase-9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调查来源于西安城区人口中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患者的中医证型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其规律性,寻找可能的预防和中医药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3-01/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阳痿患者155例,入选病例均为年龄在25岁以上的西安城区人口,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中药新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和临床实际,初步拟设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肾阳微衰证、肝肾阴虚证和心脾两虚证。在治疗开始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同时进行了药物性阴茎勃起实验、发病季节和危险因素调查以及心理情绪评估。勃起状态判定采用Porst分级法:0级:完全没有反应;1级:轻微勃起;2级:不完全勃起;3级:正常勃起。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分为9大症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勃起实验及心理测评时间均在治疗前1周内。结果:纳入对象155例,最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155例阳痿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如下:肝郁气滞型39例、肝胆湿热型26例、肾阳微衰型22例、肝肾阴虚型41例和心脾两虚型27例。其中肝肾阴虚型患者最多,肝郁气滞型次之,肝胆湿热型和肾阳微衰型患者分布最少。②各证型与总体样本比较中,肾阳微衰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偏大,平均Porst分级显著降低。肾阳微衰型、肝胆湿热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平均病程偏长,而肝郁气滞型和肝肾阴虚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偏小,平均病程明显偏短,平均Porst分级较高。③心脾两虚型患者的平均文化程度明显偏高(P均<0.05~0.01)。肾阳微衰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者明显居多,而肝胆湿热型患者的平均吸烟指数和饮酒明显增高(P均<0.05~0.01)。④各证型患者的发病季节分布中,肾阳微衰型患者冬季发病明显居多(P<0.05)。各证型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比较中,肝郁气滞型和肝肾阴虚型患者大部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分、阳性总分、阳性项目均数和阳性项目均分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而肾阳微衰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的上述多数指标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P均<0.05~0.01)。结论:西安城区阳痿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和肝郁气滞型分布较多,此两种分型患者年龄偏小,病程较短,病机以心理因素为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