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超声洁牙机辅助手工龈下刮治术和传统手工法治疗牙周炎的工作效率和临床疗效。方法全口慢性单纯性牙周炎患者43例,采用半口对照分别经两种方法刮治后,评价两组工作效率和术后2周、1月、3月的临床指标的改善。结果超声洁牙机辅助手工龈下刮治术的平均工作时间少于传统手工法治疗(P<0.01),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均有明显差异(P<0.01),但两种方法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超声洁牙机辅助手工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的工作效率优于传统手工龈下刮治术。  相似文献   
32.
目的:(1)检测正常大鼠和牙周炎症大鼠牙龈组织NO含量,分析NO含量与牙龈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探讨NO在牙周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原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方法:组织来源于11~15岁青少年因正畸而拔除的前磨牙,刮取牙根中1/3的牙周膜组织,组织贴壁培养法进行培养采用冠根分离控制取材中的污染,首次传代前进行细胞分散的方法来提高传代的成功率,并对培养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通过冠根分离法可有效的控制组织污染,首次传代前进行细胞分散可提高细胞传代成功率,从而使细胞培养成功率提高。结论:获得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率在15%~20%。  相似文献   
34.
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粘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都柏林念珠菌(candida dubliniensis,CD)和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粘附能力。及4%小苏打液和0.2%洗泌肽对CD和CA粘附力的影响。方法:检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e,OLP),非糜烂型OLP和健康对照组3种不同来源颊粘膜上皮细胞(buccal epithelial cells,BEC)。经0.2%洗泌汰和4%小苏打液体外处理前后,BEC上粘附孢子数。结果:(1)处理前,3种不同来源BEC上,粘附CD孢子数显著高于粘附CA的孢子数。(2)糜烂型OLP和非糜烂型OLP来源的BEC上,粘附的孢子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种不同来源BEC经0.2%洗泌汰和4%小苏打液处理后,其上粘附的孢子数显著减少。结论:(1)CD对BEC粘附力比CA强;(2)4%小苏打液能降低CD和CA对BEC的粘附,4%小苏打液和0.2%洗泌汰在降低念珠菌对BEC的粘附上,具有相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热侧压牙胶根管充填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管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彻底地封闭根管 ,杜绝再感染。牙胶是目前性能较理想的半固体根充材料 ,传统冷侧压充填法存在牙胶充填核体不均匀 ,管壁适应性较差等缺陷。为进一步完善牙胶的性能 ,有研究者提出热软化牙胶充填法 ,国内有关研究尚少。实验通过摄X线片 ,染液渗漏实验及真空镀膜牙根纵、横剖面扫描电镜观测等方法 ,比较了冷侧压法和热侧压法充填离体单根人牙的效果。并且还在两种方法下设了配合使用新型根充糊剂AH2 6组和使用传统氧化锌 -丁香油糊剂及未使用糊剂比较组。结果表明 :(1)热侧压法对根尖的封闭能力优于冷侧压法 ,染液渗漏…  相似文献   
36.
氦氖激光对牙龈卟啉菌杀菌作用及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照射对牙龈卟啉菌杀菌及形态的影响,以期寻求治疗牙周炎的新手段。方法:用功率为6.3mW的氦氖激光照射牙龈卟啉菌,将细菌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分别用不同照射时间(16、32、48、64、80min)的氦氖激光(波长632.8nm,功率6.3mW)进行照射,数活菌数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氦氖激光照射前后活细菌数无显著变化,但菌体的形态产生明显固缩。结论:单纯氦氖激光照射Pg,无明显的杀菌作用,但能使菌体形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7.
bFGF和壳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溶性壳聚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二者联合应用,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的生长增殖和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Fs,观察bFGF和壳聚糖联合作用于HPDLFs后,细胞的增殖情况(MTT比色测定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骨钙素(OC,放免法检测)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FGF(10ng/ml)和低剂量壳聚糖(0.2mg/ml)组促进细胞增殖,不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且提高骨钙素合成量。相对bFGF单独作用组,bFGF和壳聚糖联合作用组可上调ALP活性,bFGF(10ng/ml)和高剂量壳聚糖(2mg/ml)组抑制细胞增殖,不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且有较高的骨钙素合成量。结论:bFGF和低剂量壳聚糖联合作用既可促进细胞增殖,又可促进HPDLFs向成骨细胞转化。bFGF和壳聚糖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牙周组织再生的诱导材料。  相似文献   
38.
牙龈组织一氧化氮含量与牙龈炎症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分析牙龈组织NO含量与牙龈炎症程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NO在牙周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法检测实验性牙周炎动物牙龈组织中NO2-和NO3-的含量,以间接反映NO水平,分析牙龈指数(G I值)与NO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状况下与牙龈炎症状态下NO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组织NO含量与牙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相似文献   
39.
氟离子导入牙本质后氟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电子探针测定氟离子导入牙本质后 ,牙本质表层及表层下的氟含量 ,以期探讨离子导入法对氟在牙本质中渗透性的影响 ,为氟离子导入法的脱敏疗效提供证据。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实验牙选自 2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及 3名因正畸对称减数拔牙的志愿者 ,分别对称选择实验组及对照组牙各 3颗 ;2 %NaF水溶液为导入溶液。2 .方法 ;用喷水良好的涡轮钻于实验牙唇颊侧牙颈部制备Ⅴ类洞并用30 %H3 PO4 处理 1min ,分别进行氟离子导入 (实验组 )和去离子水导入 (对照组 )。在 5 0 0倍下用电子探针在标本颊舌向剖面上由处理面向内等距离直线…  相似文献   
40.
目的 :(1)检测正常大鼠和牙周炎症大鼠牙龈组织NO含量 ,分析NO含量与牙龈炎症程度的相关性 ,探讨NO在牙周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2 )分析牙周局部滴注硝酸盐后 ,NO含量的变化与局部炎症的关系 ,初步探讨硝酸盐在炎症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1)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 . (2 )采用酶法检测实验动物牙龈组织中NO-2 和NO-3 含量 ,以间接反映NO水平 . (3)肉眼和组织切片观察滴注硝酸盐后牙周组织的炎症变化情况 .结果 :(1)正常对照组、龈炎组和牙周炎组牙龈组织NO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NO随牙周炎的发展呈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