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楼征  叶志斌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1):810-811
败血症是机体对感染性致病原的免疫反应失控而引起的过度炎性反应 ,可引起微循环障碍、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这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相同的全身炎性反应统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 atory responsesyndrome,SIRS)。机体在受损后引起炎性反应的同时 ,也增加多种抗炎介质 (如 IL- 4、IL- 10、IL- 11、IL- 13,可溶性 TNF受体和生长因子 )的生成 ,且二者增加的程度相平行 ,即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1 ]。如何使这两种反应在机体内取得平衡 ,是今后治疗学研究的方向。人体和动物实验表明通过免疫调节营养能调节失衡…  相似文献   
12.
楼征 《人民军医》2002,45(1):26-28
近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研究发现 ,在支气管哮喘与COPD的发病机制中 ,炎性细胞、炎性介质、一些蛋白酶及药物治疗的反应都存在显著差异。哮喘的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 ,它与气道高反应密切相关。COPD中气道存在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 ,不可逆性肺间质损毁为其重要特征。1 炎性细胞支气管哮喘与COPD气道炎性细胞有某些共性 :两者均有明显的T淋巴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浸润 ,但两者气道炎症有本质不同。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涉及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 ,…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以及就医诊疗。奥密克戎毒株现已成为主要流行株,由于其传播力更强,且早期多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极易造成人群中大面积播散,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3月以来,上海地区发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大流行,为解决患者住院就诊需求,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某大型三甲医院创新性开设院内集中过渡病房,病房运行期间,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开展,极大缓解专科病房压力,且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均未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现将我院开展集中过渡病房的筹备、运行、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总结,为公立医院在疫情下开展该项工作提供方法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鹏  楼征  张卫 《肿瘤》2023,(5):376-381
腹腔镜应用于普通外科尤其是结直肠外科已成为临床常规操作,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存在区别,前者有其独特点。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发生腹腔镜操作中手术视野外其他脏器损伤的情况,包括空腔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小肠和结肠,也包括实质脏器如脾脏等。如果在术中发现手术视野外其他脏器损伤,就可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而在术后发生,则往往难以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进行鉴别,处理相当棘手,严重影响患者的医疗安全,甚至导致医患纠纷。根据笔者的经验,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从置入Trocar开始就可能发生意外损伤,而在术中牵拉和游离时发生意外损伤最多,也有发生在器械进出Trocar的过程中。意外损伤的发生常常很隐蔽,但是通过轻柔仔细的操作、术中注意意外现象的发生、手术结束前全面观察腹腔等,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做到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意外损伤。稳定的手术团队、手术人员减少无关组织的抓持以及不让器械移至镜头外,可以极大地降低不可预料的腹腔镜手术视野外的意外损害。只有做到器械在手、敬畏在心,才能真正避免无谓的损伤。本文探讨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预防和处置腹腔镜手术视野外意外损伤的经验,以期为结直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肠镜联合钛夹定位法进行结肠肿瘤定位诊断对选择手术切口的指导意义.方法 30例结肠肿瘤患者在术前行结肠镜检查,于肿瘤处使用钛夹进行标记,摄腹部立、平卧位腹平片确定其体表投影部位并进行切口选择.结果本组患者在肠镜下有9例患者(30%)出现定位错误或无法准确判定;联合钛夹定位后,所有患者术前均明确肿瘤部位,以此指导手术切口选择,100%手术切口选择正确,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结论 肠镜对于结肠肿瘤定位困难,有一定误差率,肠镜联合钛夹标记法进行肿瘤定位,有助于准确定位并选择最佳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肠镜联合钛夹定位法进行结肠肿瘤定位诊断对选择手术切口的指导意义.方法 30例结肠肿瘤患者在术前行结肠镜检查,于肿瘤处使用钛夹进行标记,摄腹部立、平卧位腹平片确定其体表投影部位并进行切口选择.结果本组患者在肠镜下有9例患者(30%)出现定位错误或无法准确判定;联合钛夹定位后,所有患者术前均明确肿瘤部位,以此指导手术切口选择,100%手术切口选择正确,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结论 肠镜对于结肠肿瘤定位困难,有一定误差率,肠镜联合钛夹标记法进行肿瘤定位,有助于准确定位并选择最佳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8.
硬纤维瘤(desmoid tumours,D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但可呈局部浸润性生长.FAP患者DT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其发生、发展可能与手术、遗传学易感性和体内激素水平有关.50%的FAP相关性DT发生于腹腔内,常表现为无压痛、缓慢生长的肿块.临床表现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肠系膜DT可导致肠梗阻、肠缺血、肾盂积水和瘘管.可活检或CT检查明确诊断.对于腹壁DT建议手术切除,而肠系膜DT的首选药物治疗,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因"确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9年"入院,病程中无明显心慌、饮食、睡眠、性格及体质量改变.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Ⅱ度肿大,左侧甲状腺可触及约2.0 cm×1.5 cm质中结节,无明显压痛性多发性结节,随吞咽上下活动,右侧甲状腺未及明显结节.B超见左侧甲状腺中部见一2.3 cm×1.7 cm圆形结节,边界清,伴囊性变,右侧甲状腺近峡部见0.7 cm×0.4 cm圆形结节,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提示甲状腺多发结节伴部分囊性变.甲状腺ECT提示两叶增大较明显,左叶中部有一较明显的放射性减低区(凉结节),右叶放射性分布尚可.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未见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胃十二指肠未见息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LCS)联合同期开放肝转移灶切除术与同期全开放切除术(TOS)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sCRLM)的临床疗效,探讨LCS联合同期开放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短期及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同期切除的sCRLM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84例病人行LCS联合同期开放肝转移灶切除术,108例病人行同期TOS,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两类病人进行1∶1匹配,最终LCS组(LCS联合同期开放肝转移灶切除术)和TOS组(行同期TOS)两组分别纳入69例病人,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无90 d内死亡病例。LCS组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LCS组与TOS组相比,术后进食流质时间缩短[(3.54±1.43)d vs.(4.74±1.29)d,t=-5.186 P<0.001],术后住院天数减少[(8.58±4.23)d vs.(13.33±5.21)d,t=-5.880 P<0.001],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4例(20.3%)vs.33例(47.8%),χ^2=11.648 P=0.01],术中出血量[(433.77±423.45)mL vs(.422.46±292.37)mL,t=0.182 P=0.855]及手术时间[(277.54±81.88)min vs(.265.80±82.56)min,t=0.839 P=0.4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54.7%,χ^2=1.979,P=0.160),术后无瘤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2,P=0.076)。结论LCS联合同期开放肝转移灶切除术用于治疗sCRLM安全可行,相比传统同期TOS,短期疗效更优,且不影响中长期肿瘤学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