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5、1.0、2.0、4.0、8.0 mmol/L丙戊酸钠干预体外培养的SHG-44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SHG-44细胞的抑制率、以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丙戊酸钠对SHG-44细胞的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差异.结果:丙戊酸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并且对胶质瘤细胞株SHG-44具有放疗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32;流式细胞术分析见细胞凋亡,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中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联合组与各单独作用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丙戊酸钠能增强SHG-44细胞放疗敏感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等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研究蜂胶对大鼠照射引起的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照射组(=12)和蜂胶组(=12),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于给药后第7天用6MV高能X线全腹照射9Gy,照射后第3天处死大鼠。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测定组织SOD、MDA、NO以及血浆DAO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肠黏膜细胞凋亡,细菌培养观察肠道细菌移位感染情况。结果 放射损伤模型制备成功,单纯照射组大鼠肠黏膜病理形态和结构较正常组明显损伤,小肠组织NO、MDA含量与血浆DAO含量均明显升高(<0.05),SOD活性明显下降(<0.05),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菌感染率明显升高(<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蜂胶处理后明显改善大鼠肠黏膜病理损伤,抑制小肠组织NO、MDA含量和血浆DAO含量升高(<0.05),提高组织SOD活性(<0.05),并使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菌感染率明显下降(<0.05)。结论 蜂胶在减轻大鼠放射性肠黏膜损伤和维持黏膜屏障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巴西蜂胶对30Gy高能X线上腹部照射后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生理盐水+假放疗组);B组(蜂胶+假放疗组);C组(蜂胶+放疗组);D组(生理盐水+放疗组)。实验大鼠接受高能X线上腹部照射30Gy,并于照射后4天采血、处死,观察大鼠肝细胞凋亡情况、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变化,观察肝脏组织的SOD、GSH活性变化。结果:C组与D组比较,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病理损伤减轻,肝脏组织中SOD、GSH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巴西蜂胶可清除自由基,减少辐射所致肝细胞凋亡,进而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起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研究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正常器官体积及剂量的变化。方法:接受全程调强放疗(IMRT)的2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在治疗20次时,按原固定体位和参考坐标重新CT扫描,设计计划,与原计划进行比较DVH图中正常器官(眼球、晶状体、视神经、腮腺、脊髓及脑干)体积剂量的变化。结果:DVH2上左右腮腺体积明显小于DVH1(P〈0.05),左右腮腺和脊髓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明显增加,脑干最大剂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中腮腺的剂量增加与放疗所致的腮腺缩小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其余无统计意义。结论:鼻咽癌IMRT过程中正常器官(特别是腮腺)体积剂量会发生一些变化,建议放疗中后期有必要重新勾画靶区,重新计划,减小正常器官的受照量,减少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模式下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同期化疗与单纯放疗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在本院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过诱导化疗。放疗范围及剂量为鼻咽原发灶、阳性淋巴结的大体肿瘤体积处方剂量为T1、T2期69.96Gy,T3、T4期72~74Gy;亚临床高危区靶体积处方剂量为60~64Gy;淋巴结阴性引流区处方剂量为50~54Gy。分为单纯放疗组60例,同期化疗组60例。同期化疗方案为单药顺铂为基础的方案。主要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3年无瘤生存率(DFS)、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MFS)、3年总生存率(OS)及治疗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构成比均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中位随访36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3.3%、80.0%,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3%、75.0%,3年的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3%、90.0%,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分别为81.7%、83.3%,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3%、86.7%,两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同期化疗组急性毒副反应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在调强放疗治疗模式下,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未能进一步提高,而急性毒副反应增加,同期化疗在调强放疗模式下治疗策略需要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用ELISA方法,以HBsAg和抗-HBc为HB感染标记物,研究纸币的自身污染及其所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情况,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卫生问题。结果分别从纸币、出纳员手、工作台,海绵块和空气中检出HBsAg,阳性标本经免疫电镜证实有HBV三种颗粒存在。人群的HBV感染率,银行人群明显高于当地人群,接触纸币人群组明显高于不接触纸币人群组。故作者认为:纸币可以成为HBV传播媒介之一,纸币可以造成外环境的二次污染。而医院、银行是易受污染的地方。建议加强有关卫生管理措施,借以控制和降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和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48.
对江苏省淮安市食管癌高发区151对病例对照的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后发现,该地区居民食管癌主要发病因素为:食腌菜、饮沟塘水、烫食和家族患癌史。发病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归配合模式的似然比统计量G值为49.023,P<0.001,具有统计学上极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188Re辐射对ECA109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调控的影响,探讨BETA源核素诱导凋亡与调控基因关系,为放射性食道支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188Re掺入内照射,通过原位末端标记免疫组化和DNA断裂检测等方法观察细胞辐射效应与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放射吸收剂量<2.0Gy及以下,E-CA109细胞凋亡率、DNA断裂量、Bcl-2、BAX等未发生明显改变;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DNA断裂量逐渐升高,差异显著。辐射诱导过程中,BAX基因表达上调,而Bcl-2/BAX比值下调。结论188Reβ电离辐射能明显诱导食道癌细胞凋亡,呈现线性剂量效应。相关基因参与调控辐射诱导过程,选择合适吸收剂量调整Bcl-2/BAX比值,增加食道癌放射敏感性较为重要。低中剂量率的188Re是作为放射性食道支架理想的同位素辐射源。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的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 42例误诊的NPC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率 15 .1%。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 33例、中耳炎 3例、偏头痛 2例、颈淋巴结结核 2例、慢性鼻炎 2例。县乡级医院误诊占 6 9%,市级及以上医院误诊占 31%;非专科误诊占 73.8%,专科误诊占 2 6 .2 %。误诊后行颈部肿块手术的占 2 1.4%。结论 伴发病及继发病的干扰、对NPC生物学特性了解不清及隐匿性NPC为误诊的主要原因。推广纤维鼻咽镜检查及VCA IgA检测及鼻咽CT、MRI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