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1篇
  免费   1091篇
  国内免费   583篇
耳鼻咽喉   243篇
儿科学   205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809篇
口腔科学   262篇
临床医学   2828篇
内科学   1396篇
皮肤病学   159篇
神经病学   562篇
特种医学   6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22篇
综合类   5917篇
预防医学   2297篇
眼科学   160篇
药学   2234篇
  23篇
中国医学   2473篇
肿瘤学   55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1029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1018篇
  2008年   1005篇
  2007年   988篇
  2006年   931篇
  2005年   927篇
  2004年   878篇
  2003年   819篇
  2002年   712篇
  2001年   699篇
  2000年   525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42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315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131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6篇
  1962年   24篇
  196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母亲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婴儿,应用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常规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应答状况及其特征。方法在河南省开封市筛选母亲HBsAg阴性的7~24月龄婴幼儿8 093例,按0、1、6个月程序接种5μg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对<10mIU/ml者的性别、城乡、不同月龄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 970例7~10月龄婴儿中,56例抗-HBs<10mIU/ml,无应答率为1.89%。其中1 911例城市婴儿中7例无应答(0.37%),1 059例农村婴儿中无应答者49例(4.63%),城乡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6.87,P<0.01),不同性别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城乡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与疫苗管理及接种质量综合评估呈显著负直线相关。婴儿11~24月龄间抗-HBs下降速度快,至22~24月龄时,已有15.53%抗-HBs阴转,较7~10月龄时增加8.22倍。结论母亲HBsAg阴性的婴儿常规接种5μg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后,抗-HBs无应答率为1.89%。城市低于农村。全程免疫后婴儿抗-HBs的下降速度快,提示应加大新生儿期疫苗的剂量,重组乙疫苗(酵母)可由5μg/剂提高到10μg/剂。  相似文献   
992.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主体意识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22-24日,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铁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监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六部委,在浙江东阳市横店首次联合举办“劳动者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相似文献   
993.
根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基本思想,我们对公共卫生专业校内实训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不同浓度靶控输注在高龄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并评价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6例行ERC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22)、B组(n=22)、C组(n=22)。3组患者丙泊酚血浆浓度分剐设置为2.5、3.0、3.5μg/ml。记录3组患者入室时、插镜时、套石时(乳头切开)、停止注药时(鼻胆管引流)、睁眼时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a),开始注药到插镜时的时间(T1)、开始注药到套石时(乳头切开)的时间(T2)、开始注药到停止注药时(鼻胆管引流)的时间(T3)、停止注药到睁眼时的时间(T4),诱导量(D1)、总用药量(D2),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A组插镜时体动、呛咳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影响ERCP(P〈0.05);C组插镜时和套石时(乳头切开)的MAP低于其他2组(P〈0.05),T1明显缩短,D1高于其他2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高。结论 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0μg/ml用于行ERCP的高龄患者较适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有利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中Oracle数据库升级到Oracle 10g第2版。方法:利用数据库升级助手、手工脚本升级、导入/导出工具、表空间传输特性、tablecopy、实体化视图等技术分别实现数据库的升级测试。结果:测试的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均可以实现Oracle数据库的升级。结论:虽然各种升级方法均可以实现Oracle数据库的升级,但是它们的操作步骤和效率还是有区别.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应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肝脾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了50例(男31例,女19例)TCE药疹样皮炎(TCEMD)住院病人,全部病例经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确诊,检测指标有:肝中静脉内径(HVD)及血流频谱,门静脉内径(PVD)及血流量(PVQ),肝实质回声,肝右叶最大斜径(RLH),脾脏厚度及长径(SPT,SPL),脾静脉内径(SPVD),脾静脉血流量(SVQ),脾静脉最大流速(SPVx)。选择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男30例,女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除HVD和PVQ外,TcEMD患者上述所有指标均高于正常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VD和PVQ低于正常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CEMD早期即可出现肝脾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肝脾静脉进行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可以作为TCEMD的一项定量性检测手段,为TCEMD患者肝损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和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7月~2006年1月28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先天畸形造成的围产儿死亡最多,共193例,占70.0%:其中,2个或2个以上系统畸形占26.9%,单系统畸形以水肿胎、骨骼异常、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生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有97例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患者为20例,异常率为20.6%,染色体多态性8例,占8.3%。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制度,提倡中孕早期常规行超声波检查,及早发现异常胎儿,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8.
梁淑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77-1078
目的:探讨超声对恶性妊娠滋养叶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资料完整的经手术、清宫及病理证实的侵蚀性葡萄胎26例、绒癌20例。结果:侵蚀性葡萄胎误诊10例,绒癌误诊8例。结论: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在诊断恶性妊娠滋养叶细胞肿瘤中有重要价值,但缺乏特异性和准确性,易造成误诊,对不典型声像图应结合病史、HCG测定、观察、随访、病检等作出及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对我院开展的合理用药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医院药师应发挥药学专长,提高业务素质,协助临床开展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方法:需要终止妊娠的早孕健康妇女82例,在严密监测下,采用丙泊酚和小剂量氯胺酮(0.3mg/kg)麻醉下进行无痛人流术.观察临床效果,监测循环、呼吸系统的情况及氯胺酮相关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结果:全组镇痛镇静效果优,血压、心率平稳,无呼吸抑制现象,未发现氯胺酮相关并发症,术后也未发现精神方面症状,丙泊酚总用量减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