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2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目的]调查山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工作人员现状。[方法]预设问卷对山东省18家医鉴办工作人员进行普查。[结果]18家医鉴办现有工作人员58人,平均年龄40.64岁,女性员工占到65.45%,本科学历占67.27%,大专学历占27.27%,医学专业背景人员占67.27%,66.67%参加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相关法律、法规、鉴定程序等培训班或学术会议。[结论]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基本满足医鉴工作的最低需求,建议增加专职工作人员,适当提高男性员工的比例,增配医学、法学与卫生管理类员工,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 并随访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经ESD治疗的489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临床及病理资料, 根据切缘情况分为切缘阴性组(371例)、切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GIN)组(79例)及切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或癌组(3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 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比不同切缘组复发风险,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阳性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489例患者中, 切缘阳性率24.1%(118/489), 其中HGIN或癌占33.1%(39/118)。病灶面积>10 cm2(OR=1.58, 95%CI:1.13~2.08, P=0.033)、存在溃疡(OR=2.92, 95%C...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应用Delphi法构建手术室术前访视工作模式,以实现术前访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为手术室实施术前访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研究主题确定咨询专家人选,采用Delphi法对23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问卷最后设置开放性问题,进一步了解专家对表中未提及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专家组成员大部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工作年限24.55年±14.08年;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9;根据设定的重要性得分均数和变异系数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指标30项,构建一套规范的术前访视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术前访视的执行者、术前访视的时间、术前访视的内容、术前访视的方式、术前访视的对象5个主要部分.经过两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协调性较好,此次Delphi法筛选出的指标符合构建术前访视工作模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惠东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型及外膜蛋白缺失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惠东地区各医院,各科室血、尿、痰、大便、穿刺液、分泌物、胆汁等样本中分离培养的菌株,依据2010年版CLSI文件M100-S20判断依据确证阳性菌株246株。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细菌基因型,采用琼脂稀释法及E-tesr法测定MIC值,对部分耐药现象异常的菌株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研究外膜蛋白结构。结果:共有270株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出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95.74%。在大肠埃希菌与变异杆菌中,CTX-M-9组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CTX-M-1组基因(P0.01),在肺炎克雷伯菌中CTX-M-1组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CTX-M-9组基因(P0.01)。282株产ESBLs的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株均呈耐药性。然而93.33%、95.56%的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他啶及氨曲南敏感。提取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株耐药,却对氨曲南十分敏感的菌株的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未发现明显的结构缺失。结论:在惠东地区,肠杆菌科细菌普遍能够产生ESBLs,故临床进行治疗时应根据细菌种类及基因型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5.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其参数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47例肝硬化患者PLT及其参数,并与82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肝硬化组的PLT、血小板比积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LT及其参数的检测对临床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损害程度及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林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7):743-743
尿常规作为实验室基本检验项目 ,长期以来一直为临床应用 ,随着干化学技术的普及 ,使得尿液中更多化学成分得以快速分析 ,其方法简便、灵敏、精密度高。干化试带是依靠颜色变化来显示检测结果的 ,但其对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难以确认 ,试纸条常会受到尿液中一些药物等化学因素的干扰 ,而导致假阴性结果。本文采用尿干化学法及尿沉渣镜检 ,对从我院收集的 2 80 0例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 ,其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及试纸带 美国的 Clinick- 10 0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十项试纸条。每天用质控物监测尿液分析仪及试纸条的质量。1.2 标…  相似文献   
997.
枢丹和胃复安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胃肠反应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枢丹或胃复安及其联合应用对消化道肿瘤化疗所致的胃肠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999年9月~2001年12月期间60例各行2次化疗的消化道肿瘤病人(共120次疗程),随机分为3组(n=20),分别用枢丹、胃复安及联合应用治疗化疗后的消化道不良反应。①枢丹组:化疗前15~30min和化疗后4h、8h静推枢丹8mg;②胃复安组:化疗同时静脉持续(4h)输注胃复安40mg;③联合组:化疗前15~30min静推枢丹8mg及胃复安20mg持续静滴4h。统计所有病人每次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缓解程度,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结果与其它两组相比,联合组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最低(P<0.05),药物副作用最少(P<0.05)。而枢丹组与胃复安组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枢丹和胃复安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的胃肠反应的效果良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进而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各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孙绮龄  林静 《海南医学》1996,(4):248-250
视网膜母细胞瘤(以下简称RB)是一种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幼儿,亦偶见于大龄儿童和成人。多数是单眼发病,但也有1/5[1]至1/3[2,3]为双眼光后发病。现将我院收治的35例38眼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率:1993年五月至1993年12月我院眼科共收治RB35例38眼,占同期住院病人12091的0.29%,低于汤鼎华1~1.7%和孔令训1%的报告[4,5]。1.2性别:男24例,女11例,男:女=1:0.45。1.3年龄:最小50天,最大10岁,平均3岁零3个月。其中5岁以下32例占91.43%,与宰春和的阐述相符[3],3岁以下24例占6857%,与倪氏、王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手术前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对治疗翼状胬肉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侵入角膜2-4 mm的翼状胬肉病人82例(9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眼压、角膜愈合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月-3年,实验组有2眼眼压高,角膜修复时间为(5.64±1.26)d,5眼复发;对照组有1眼眼压高,角膜修复时间为(5.53±1.15)d,12眼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84,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能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