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不同时间诱导敏感和耐药卵巢癌细胞系发生凋亡变化规律和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选择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系A2780/DDP和敏感细胞系A2780为研究对象。在细胞培养基础上,运用MTT比色法、原位标记法、常规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顺铂(5、10、20、40μmol/L)和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对A2780和A2780/DDP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此动态变化过程中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2(Caspase2)和3(Caspase3)表达。结果顺铂对A2780和A2780/DDP细胞系凋亡的诱导呈时间和剂量依从性。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2和Caspase3的活化促进顺铂诱导的凋亡,其表达呈现出对顺铂作用时间和剂量的依从性。结论(1)在顺铂耐药机理中,药物在体内分布和代谢,对血药有效浓度的影响和细胞对药物排斥引起顺铂进入细胞存在一定的阻碍可能是降低顺铂敏感性的因素。(2)Caspase2和caspase3蛋白活化延后和活性降低可能是影响耐药A2780/DDP细胞凋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2.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胎儿左心长轴、四腔心切面重点观察室间隔有无中断 ,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有无穿隔彩色血流和分流频谱 ,并多切面观察有无其他心内畸形。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 2 7例 (单纯性 8例 ,伴其他畸形 18例 ,宫内自然闭合 1例 ) ,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 12例 ,产后超声检查证实 14例。结论 :二维超声是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方法 ,彩色与频谱多普勒超声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基因能否在体内诱导小鼠抗宫颈癌主动免疫应答。方法 将B7基因转染小鼠宫颈癌细胞株即U14,建立高表达B7的U14细胞株即B7 U14。随后分 4组进行体内实验 :(1)实验A组 :将B7 U14(1× 10 7个细胞 )接种于同系 6 15小鼠的右侧背部皮下 (n =6 )。(2 )实验B组 :用B7 U14(1× 10 6个细胞 )皮下注射免疫 6 15小鼠 ,7d后将U14(1× 10 7个细胞 )接种于免疫后的小鼠背部皮下 (n =6 )。 (3)对照A组 :在 6 15小鼠右侧背部皮下接种U14(1× 10 7个细胞 ) ,其余条件同实验A组。 (4 )对照B组 :用U14(1× 10 6个细胞 )免疫 6 15小鼠 ,其余条件同实验B组。观察 4组小鼠的成瘤情况、生存时间 ;体外分别检测经B7 U14和U14免疫后的小鼠 (n =4× 2 )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1)小鼠皮下接种B7 U14后 ,体内的致瘤能力明显降低 (P<0 0 1)。(2 )用B7 U14免疫后再皮下接种U14可有效预防移植瘤产生 (P <0 0 1)。(3)体外检测经B7 U14和U14免疫后的小鼠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结论 B7基因转染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能诱导机体有效的抗肿瘤主动免疫应答 ,提示应用B7基因转染法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宫颈绒癌(primary cervical choriocarcinoma,PCC)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国外文献报道仅60余例。国内则极少报道。PCC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不规则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宫颈呈菜花样改变,有时合并感染,外观似宫颈鳞癌或宫颈妊娠,因此首诊时一般很难确诊,常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如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  相似文献   
105.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与反复流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汉苹  林秋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0):1161-1164
反复自然流产(Recunert Sportaneous Abortion,RSA)是妇女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约有28.7%的妊娠以自然流产而告终。其中部分患者反复多次在同一妊娠期内发生流产,形成习惯性流产。其发病因素复杂,除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殖道感染等因素外,免疫因素也是造成RSA的重要原因。免疫因素分两种,即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  相似文献   
106.
107.
<正>子宫内膜炎并发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症的常见原因。E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子宫内膜间质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是妇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1]。EP多是在子宫内膜炎的基础上发生的腺体增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转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小鼠宫颈癌U1 4移植同系小鼠后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方法 :用电穿孔法及阳离子脂质体将HPV 1 6型的早期基因E6 ,E7分别转染小鼠宫颈癌U1 4,筛选、鉴定表达E6 ,E7的转化细胞即E6 +U1 4,E7+U1 4,然后分别经皮下和腹腔移植于同系小鼠 ,观察其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结果 :皮下移植野生型U1 4,E6 +U1 4及E7+U1 4后 ,出瘤时间分别为 5~ 7d ,1 1~ 1 4d及 8~ 1 0d (P <0 .0 5 ) ;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2 9d ,43 .3d及 3 5d ;淋巴转移率分别为 90 % ,3 0 %及 40 % ;肺转移率分别为 6 0 % ,1 0 %及 2 0 %。腹腔内移植后 ,荷瘤小鼠平均寿命分别为 1 4.2d ,2 0 .6d及 1 8.3d ;未发现淋巴和肺转移。结论 :转染HPV的小鼠宫颈癌U1 4移植同系小鼠后 ,显示出与移植野生型不同的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该模型为研究以HPVE6 ,E7为靶的免疫或其他方法治疗宫颈癌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9.
对于年轻妇女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是子宫颈癌治疗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本就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的方法、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0.
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研究及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 ,其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 ,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治疗效果不满意。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发现内异症患者腹腔内细胞因子的改变与子宫内膜 (腺体和间质 )异位种植、生长、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有关 ,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的调节和以此为目标的干预 ,将成为内异症治疗新策略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