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设立ARF组与非ARF组,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12例患者中有56例并发ARF,APF组与非ARF组死亡率分别为33.93%、20.11%,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显示,年龄、伤情、低血容量、高血浆渗透压,多脏器功能损害与ARF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ARF进一步增加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高龄.低GCS评分、低血容量、高血浆渗透压、上消化道出血并肺部感染是ARF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与高血压脑病的关系。方法分析61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不多,且血肿无明显扩大的患者,早期行降血压治疗,未用脱水药,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d内病情好转,意识障碍减轻者49例,病情稳定者12例,无病情恶化者。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能同时伴发高血压脑病,及早和快速降低过高的血压,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44.
林宽  谢才兰  卢家璋 《海南医学》2012,23(16):72-7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颅内血肿减轻头痛的效果。方法对39例血肿量在8~30ml,GCS评分14~15分的外伤性亚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应用颅骨钻孔颅内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术及YL-1型微创颅内碎吸引流针锥颅引流术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后,次日即感觉剧烈头痛减轻,可以正常进食睡眠;无需继续服止痛药者37例,其余2例于3~7d内停用止痛药;无死亡病例。出院后患者门诊随诊复查2~3个月,基本无头痛或仅有轻微头晕。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亚急性颅内血肿能迅速有效减轻患者头痛,促进神经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