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篇
  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心胸外科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鉴  林冬群  李向宇  林宇  王侠 《新中医》2002,34(8):49-49
目的:探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心胸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开塞露组使用开塞露;加味大承气汤组运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结果:开塞露组总有效率为77.30%,加味大承气汤组总有效率97.0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使用开塞露无效的病人改用加味大承气汤仍有明显效果。结论:心胸外科术后使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疗效优于开塞露。  相似文献   
62.
学习团队在教学模式转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育体制也逐渐在发生变化,教学建设也在向一个良性方向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教学改革重点往往集中在学校的教育制度和教师这里,如: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示范课程等等。学校和教师都一直在强调如何教,怎么教的好,  相似文献   
63.
重症胸骨骨折合并继发性损伤七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宇  傅鉴  高承亚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2):754-755
胸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少见 ,其发生率为 1.1%~ 2 .5 % [1 ] ,合并有严重继发损伤者甚少。由于严重胸外伤所致胸骨骨折有时较复杂 ,容易发生漏、误诊而产生严重后果 ,应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将1994年以来救治的重症胸骨骨折合并继发性损伤 7例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 7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0~ 30岁5例 ,30~ 45岁 2例 ;致伤原因 :挤压伤 5例 ,坠落伤 2例 ;伤后就诊时间 1~ 6h6例 ,6~ 12h 1例 ;骨折部位 :胸骨上部(柄、体上部 ) 5例 ,胸骨下段 (体下部 ) 2例 ;骨折类型 :本组 7例均为横断型骨折 ,明显移位者 5例 ,无明显移位者 2例 ;合…  相似文献   
64.
65.
林宇 《健康人生》2001,(5):42-43
引子 早春二月的一个下午,年方21岁的朱华选择了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在像遗书一样的纸片里他近似独白地写道:"我向来是善良的,我不想掀起轩然大波.哦,请不要怀疑我的智慧与能力,我只想安静地走开,别打扰我."据警方调查,死者去年刚从江西一大学财经专业毕业,曾在某集团公司工作,不久前离职.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内1995年1月~ 2012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查找儿童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个人过敏史、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史、一二级家族过敏史、感冒、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包括异味、吸烟、吸人物等是发生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危险因素权重估计分别为个人过敏史11.15%,特应性体质14.29%,家族哮喘史19.17%,一二级家族过敏史21.44%,诱因1感冒、呼吸道感染26.22%,诱因2环境异味、吸烟、吸入物等7.73%.结论:对于特应性体质儿童提倡母乳喂养,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开常见吸人性过敏原或可预防儿童哮喘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中,影响最佳矫正视力(BCVA)值提升的相关因素以及各种训练内容的功效。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就诊的双眼弱视患者29例(58只眼)。其中,男性18例(36只眼),女性11例(22只眼);年龄3~15岁,平均年龄(6.1±2.6)岁。将所有患者按照屈光状态和弱视类型进行分组。全部患者均采用SJ-RS-WL2015型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治疗系统的网络平台进行训练3个月,检查并记录训练前和训练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患眼屈光状态和患者的弱视类型。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患者的年龄、训练次数、BCVA值和等效球镜(SE)。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训练前后患者BCVA值和SE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法,分析训练前后患者BCVA的提高值分别与训练前BCVA值和SE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训练前后不同弱视类型组患者的BCVA值与SE。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患者BCVA值的相关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中,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有13例(26只眼),占44.8%;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有11例(22只眼),占37.9%;斜视性弱视患者有4例(8只眼),占13.8%;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有1例(2只眼),占3.5%。训练后3个月,患者右眼和左眼的平均BCVA提高值分别为(0.14±0.13)和(0.18±0.1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右眼和左眼BCVA的提高值与训练前BCVA值均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753,-0.439;P<0.05)。患者右眼和左眼SE的提高值分别为(-0.15±0.78)D和(-0.25±0.79)D,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右眼和左眼SE的提高值与训练前患眼SE不存在线性关系,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39,-0.270;P>0.05)。训练后3个月,SE≤3.00 D组、3.00 D≤SE≤6.00 D组和SE>6.00 D组患者右眼BCVA的提高值分别为0.00(0.10)、0.20(0.10)和0.20(0.10);左眼BCVA的提高值分别为0.00(0.20)、0.30(0.15)和0.10(0.20)。三组患者右眼SE的提高值分别为0.00(0.00)D、0.00(1.19)D和-1.12(0.75)D;左眼SE的提高值分别为(-0.01±0.52)D、(-0.24±0.84)D和(-0.72±0.96)D。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者,右眼和左眼SE提高值的比较,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2,1.968;P>0.05)。精细刺激、视觉技巧、Gabor训练、对比敏感度和信息提取等不同训练内容对患者右眼BCVA提高值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2,1.614,0.028,0.340,-1.016;P>0.05);对患者左眼BCVA提高值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7,0.572,0.484,1.889,0.530;P>0.05)。训练后3个月,患者立体视的平均值为(-146.90±290.26)″。 结论短期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有助于弱视患者BCVA值的提升。患者的初始BCVA值越低,训练后BCVA的提高值越大。不同屈光状态与不同弱视类型组患者BCVA的提高值相当。然而,不同的训练内容对患者BCVA值的提升效果仍无法确认。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5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2例)和葛根素组(23例)。葛根素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葛根素注射液400mg静脉输注。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ET-1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葛根素组与常规组血浆ET-1治疗前分别为(80.26±16.45)ng/L,(79.79±7.76)ng/L(P〉0.05),疗程结束后分别为(62.32±5.93)ng/L与(72.34±6.32)ng/L,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液黏度有明显降低作用,并使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分别给予老龄SD大鼠生理盐水、尼莫地平(4 mg/kg)或银杏内酯B(2.5、5.0、10 mg/kg)处理3d后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37 h后分别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相关细胞黏附分子(ICAM)-1、E-selectin及炎症因子IL-6、IL-1 β、TNF-α 的表达水平.结果 银杏内酯B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降低IL-6、IL-1β和TNF-α、I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5),且呈明显剂量-效应依赖关系.结论 银杏内酯B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修复性保护作用,可减轻脑水肿症状,降低炎症介质的含量,减缓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临床治疗相关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