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 常咯啉系由中药常山(Dichroa febrifugaLour.)分离出的常山乙素进行结构改造而得。它的化学名为4-{3~′,5~′-双[(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常咯啉口服吸收良好,疗效迅速可靠和使用安全,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第十六制药厂共同研制成功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2.
<正> 李丹初老中医,年近八旬,熟谙经学,精于临床,积六十年经验,对肾病治疗卓识最深。爰将李老治疗慢性肾炎合并尿毒症的经验整理如次,以供同道参考。李老认为,祖国医学虽无慢性肾炎、尿毒症之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大抵属于“水肿”、“关格”的范畴。李老治疗斯疾具有以下特点: 一、崇脾肾兼理他脏李老指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脾气虚弱、运化失权;肾阳式微、真阴亏耗。使水湿潴留体内.溢于肌肤,遂致水肿。若病情继续发展,脾肾衰败,清阳不升,浊阴泛滥,则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优于常咯啉的抗疟新药,从带有各种取代基的喹唑酮出发合成了一系列4-取代氨基喹唑啉衍生物。初步药理结果表明,2-甲基-4-{3′,5′-双[(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3)和6,7-甲撑二氧基-4-{3′-[(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6)对鼠疟(P.berghei)的疗效高于常咯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