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加压钢板内固定(61例)及逆行髓内钉(78例)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方法 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疗效指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钢板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长期随访,髓内钉组优良率为89.5%,高于钢板组的88.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钢板相比,髓内钉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2.
新抗原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Neo-DCVac)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手段。新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突变产生的具有较强免疫原性和肿瘤特异性的肽段。Neo-DCVac是基于新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后递呈并激活T细胞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在高通量测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个体化Neo-DCVac有望成为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新方向。本文从个体化Neo-DCVac构建、在实体瘤中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适宜接种人群和目前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咬合重建相关病例回顾及修复流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咬合异常的不同临床表现,应用不同的修复方法进行咬合重建,评价临床效果,讨论与咬合重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修复设计流程。方法64例咬合异常患者按照修复前检查-诊断-修复设计-咬合重建修复-修复后评价的临床步骤,进行固定修复、固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及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于修复前后分别检查颞颌关节健康状况、义齿使用情况与咀嚼效能。结果咬合重建修复1年后,30例颞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的25例治愈,对关节区疼痛与关节弹响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对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效果满意,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较,固定修复、固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义齿舒适度(X^2=5.25,P〈0.05)和对发音影响(X^2=10.86,P〈0.05)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类修复之间及选用不同种类修复咬合重建修复前(F=9.248,P〈0.05)和修复后(F=4.858,P〈0.05),患者咀嚼效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结和制定与咬合重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流程及修复设计流程。结论运用系统化的临床诊断流程及修复设计流程,能保障获得准确的诊断与针对性的修复设计,保证咬合重建诊疗修复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4.
李玉民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1):1172-1176
目的 介绍如何根据收集到的研究专题文献资料,写作医学综述及其注意的问题。方法 综述类文章的写作关键在于专题研究方向的选择和题目的确立,而题目的确立是组织和筛选文献资料的基础。可以利用关键词检索文献,这是最有效、最准确的途径,并且能够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在进行检索时,可通过改变关键词或对关键词进行扩展等方法进行检索,目的就是选择出该专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可靠性、权威性文献。在阅读文献资料时,必须围绕选题方向,对国内外近几年来的有关文献细致甄选,将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的资料系统汇集,并清晰标注文献来源,以备后期查证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结果 文献的整理和归纳要以研究专题贯穿始终,根据研究专题将搜集的文献资料组织成逻辑严密、语法严谨的叙述性文字,再经过综合、调整和文辞修饰,汇总成有价值的文献段落、章节,最终完成研究专题的综述和写作。结论 综述有纵向、横向和纵横向三个写作方向和方法,要求作者必须对文献有较强去繁存简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加工和语法规范的功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高分辨熔解(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的常规化检测流程以及实验设计策略和具体操作要点.方法 以疾病关联SNP单位点IL1B-31和双位点IL6-597/-572的检测为例,分别从核酸提取,引物设计、验证和有效性评价以及酶系统和HRM染料的选择与匹配等方面进行最优策略与流程的探索.结果成功建立了单位点IL1B-31和双位点IL6-597/-572的PCR-HRM检测方法并得到验证.柱提基因组DNA模板、特异高效HRM引物和应用热启动酶是PCR-HRM检测方法成功建立的关键,尤其是Beacon designer,uMelt和mfold等工具软件的应用.结论 HRM技术是一种适合疾病关联SNP验证和临床分子诊断的高通量、低成本、易操作、闭管均相检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万向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CoonyⅣB、ⅣC)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0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影像学指标及腕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8~18个月),按Di-enst功能评分,优13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93%,无腕管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合并针道感染2例。结论万向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种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镇静镇痛麻醉能否减少合并有壶腹周围憩室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取自1989~2009年20年间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ERCP诊疗中心确诊的壶腹周围憩室(PAD)患者732例为实验组,随机将同期行ERCP治疗但无PAD的患者750例作为对照组.自2003年开始,所有患者均于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连续输注异丙酚镇静镇痛麻醉下行ERCP及治疗.比较各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胰腺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镇静镇痛麻醉的应用,使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可减少ERCP术后胆管炎、胰腺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镇静镇痛麻醉能够减少合并有PAD患者的ERCP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8.
囊尾蚴可寄生在人脑的任何部位,引起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癫痫型、高颅压型、脑膜炎型、运动系统障碍型和精神障碍型。其误诊有两种情况:一是将脑囊虫病误诊为别的脑病,二是将其它脑病误诊为脑囊虫病。误诊的原因主要是诊断技术滞后和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制作改进的三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模型.方法:参照Kamada、孙君泓等介绍的方法,着重对麻醉方法、肝上下腔静脉袖套制作和吻合以及受体去肝顺序等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结果:手术时间供体为31~40 min,平均35 min;受体为37~45 min,平均41 min;无肝期最短的8 min,平均12.8 min.24 h手术成功率为85%,1 w存活率为63.3%.结论:该模型术式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无肝期,可用于大鼠肝移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