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患者临床实施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1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观察临床对本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药物综合治疗,117例孕妇患者除了1例因药物反应不良出现并发症之外,其余11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死亡情况,围生儿病死率0.887%左右。结论临床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患者实施药物综合干预治疗,不仅能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病死率,改善母婴预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为膀胱白斑的148例女性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族史、婚姻与病程等一般情况,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148例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3%,且焦虑和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关系(P<0.01)。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与病程均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而年龄、家族史与婚姻均不为膀胱白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与患者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及病程长短相关,需要引起重视,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李文坚 《中外医疗》2013,(18):101-102
目的探讨微波透热疗法治疗剖腹产手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间在该院妇产科实施剖腹产手术且手术伤口发生脂肪液化情况的患者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产科合并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渗液消失,肉芽组织生长所用时间为(5.3±1.2)d,对照组为(9.1±2.5)d,研究组切口愈合所用时间为(11.5±2.6)d,对照组为(17.4±3.2)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透热疗法治疗剖腹产术后伤口脂肪液化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U100plus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输尿管镜下U100plus激光碎石术(腔镜手术组)和30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均0.01);两组拔除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U100plus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火针浅刺法配合刺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颈型颈椎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浅刺法配合刺血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评价治疗1疗程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评定及NPQ颈痛量表。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VAS、NP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NPQ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刺血疗法与普通针刺法均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的症状,但火针配合刺血疗法优势更大,用时更短,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白斑患者电切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该院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37 例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3~6 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观察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和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变化的特点。结果30 例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异常,占全部患者的81.1%,主要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感觉增强、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活动低下,发生率分别为32.4%(12/37)、21.6%(8/37)、16.2%(6/37)和10.8%(4/37),尿动力学表现呈多样化。患者电切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较术前增加,最大尿道闭合压力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功能性尿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多数同时存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患者手术前后下尿路功能的评估、手术疗效的判断、辅助治疗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索利那新与曲司氯铵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于笔者医院门诊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共7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索利那新5毫克/次,1次/天,疗程12周;B组39例,给予曲司氯铵20毫克/次,2次/天,疗程12周。对两组所有患者分别在0、4、12周进行OAB症状评分(OABSS)并评估服用药物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停药率。结果 两组在0、4、12周OABSS得分分别为9.3±2.6和10.2±1.9,2.5±1.3和2.7±1.4,1.4±0.5和1.3±0.6;两组在0、4、12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P=0.512和P=0.423)。由于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率两组分别为0(0%)和5(12.8%)。两组内0、4、12周OABS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两种药物各时段OAB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床疗效相似,但曲司氯铵因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疑似甲状腺肿瘤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检测,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CLIA法检验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其个数均高于RIA法检测(P<0.05);CLIA法检验的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高于RIA法检测(P<0.05);手术病理诊断显示,112例患者中,恶性57例,良性55例。CLIA法诊断符合率高于RIA法(P<0.05);CLIA法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RIA法(P<0.05)。结论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甲状腺肿瘤,其符合率与诊断效能均较高,有利于疾病确诊,整体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