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李志道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从医50年,临床经验丰富。李志道教授以胆经四透为主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28例为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保康医院针灸门诊就诊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21~65岁;病程最短1个月~10年。诊断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HS)标准。(1)无先兆偏头痛:头痛发作持续4~72h(未经治疗或治疗失败)。头痛至少具备以下2条,即单侧、搏动性、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体力活动可以加剧头痛。头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李志道教授运用互动组穴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椎病患者选择互动组穴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同时运用运动针法。运动针法是指医者在进行针刺手法的同时,患者配合医者进行前屈、后伸、旋转等活动患病局部的手法。结果有效率93.3%。结论针刺互动组穴配合运动针刺手法对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3.
艾灸子宫Ⅰ穴、子宫Ⅱ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43%-90%,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笔者以“中极旁开三寸”为子宫Ⅰ穴,“中极旁开一点五寸”为子宫Ⅱ穴,同时作艾条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血中嗜碱粒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变态反应、血液病等有关。由于嗜碱粒细胞在血中数量甚少,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5~1%,要获得准确的数字,必须有正确的计数方法。我们参考Gilbert 等的方法采用阿利新蓝(Alcian blue)染色直接计数法作嗜碱粒细胞计数,适合于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85.
以往对腧穴的局部解剖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针刺安全的指导。将穴位局部解剖特点与腧穴功效结合,关键在于研究腧穴体表标志与腧穴深层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人体姿势变化对其的影响,明确不同针刺方向所刺激的结构,所产生的针感,对应的不同作用功效,适应的不同疾病,这将有助于针刺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86.
正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笔者采用刺肌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病例全部来源于天津市南开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9例,女23例;年龄35~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全部患者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伸肌腱抗阻试验阳性,肱骨外上髁局部按压明显疼痛。排除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腕管综合征、肘关节内翻性失稳。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三步针刺法为李志道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将三步针刺法治疗颈椎病从腧穴选取及操作方法两方面加以介绍,并将此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的优势加以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介绍专家经验,提供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8.
应该加强腧穴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腧穴功能是指某个腧穴针对肌体病机所产生的调整作用。如补虚作用、泻实作用、调理肠胃作用等。腧穴的功能历代是用它的主治症来表述的。60年代时,国内学者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提出了“穴性”的概念,这实际就是腧穴的功能。这是腧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实践证明研究腧穴的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研究腧穴的功能有助于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和扩充腧穴的主治症:腧穴的功能比腧穴的主治症更概括、更有指导作用。它既可以帮助理解腧穴的各个主治症,又可以根据腧穴的功能突破文献记载的主治症,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现举两例以说明。合谷:《…  相似文献   
89.
"合谷刺"出自《内经》.为临床常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笔者在学习和运用中略有肤浅体会,初步整理如下: 一、什么是"合谷剌"《灵枢·官针》篇说:"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据此,合谷刺是指先在肌痹患处施行成90°角的直刺,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分别向左右施行成45°角的斜刺,均刺入较深的分肉层.三针成一直二斜的鸡爪形,为一种多向刺法.  相似文献   
90.
前臂心经、心包经腧穴与尺神经、正中神经的解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臂前面分布着心经、心包经的腧穴 ,尺神经、正中神经亦分布于前臂的前面。现针灸学的书籍中基本上都是谈心经穴下分布着尺神经 ,心包经穴下分布着正中神经。我们经过多次腧穴解剖观察 ,证明这种说法不是十分准确 ,现将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1 有关心包经腧穴与正中神经的关系1 .1 《针灸学》[1 ] 中心包经穴的解剖描述 :正中神经、尺神经投影示意图大陵 :浅层有腕掌侧浅静脉网和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 ;深层有正中神经和腕掌侧动脉网分布。直刺 0 .3~ 0 .5寸。内关 :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和前臂正中静脉分布 ;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与其伴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