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医学的进步使得人类的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群数目逐年增加,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应对应激能力下降,为此养老照护所需社会医疗负担日益加重。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机体生理储备能力的下降,可导致多种不良结局的发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基层医疗保健机构逐步成为老年患者享受健康服务的主战场,老年人被视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重点人群,全科医生早期识别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积极改善老年人的功能状态,会减少因此带来的跌倒、感染、住院甚至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衰弱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尚未明确且相关研究有限,衰弱的识别与预测往往可以依靠衰弱评估工具来实现,因此选择适宜的衰弱评估工具极为重要。目前,国外对于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较早且较全面,在我国,基层医疗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公认统一的衰弱评估工具的“金标准”。由此,本文通过回顾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对衰弱评估工具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各类衰弱评估工具的特点及适用场景,以期为充分发挥基层全科医生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优势,延缓衰弱的发生发展,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对人民健康和医疗条件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关于糖尿病的管理我国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各地经济差异大,医保经费极其有限。该文分析了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控制标准、住院标准,为提高老年糖尿病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C)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维生素C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排泄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基质HSPG表达。结果①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有损害②维生素C对血糖无影响,但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HSPG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维生素C无降糖作用,但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泽宏  李强翔  邓惠姣 《海南医学》2010,21(3):82-83,85
目的利用彩超行颈动脉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并阐述颈动脉彩超对于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92例经cT和(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88同期非脑梗死门诊体检者及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查,测量血管的内径、内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流速度等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结果硬斑较为多见,扁平斑、软斑次之,混合斑最少。好发部位: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总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起始段。两侧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相关性,颅外颈动脉粥样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效判断狭窄程度,并对斑块进行分型,有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预防脑梗死,提高病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8-异前列腺素F2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造模,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w,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排泄率,ELISA检测8-iso-PGF2α。结果①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损害。②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8-iso-PGF2α显著降低。结论葛根素无降糖作用,但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氨基胍和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氨基胍、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维生素C治疗组、氨基胍治疗组、维生素C和氨基胍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血中IgG、IgM含量及外周血粒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①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比较大鼠感染率增加;②氨基胍、维生素C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感染率;③两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糖尿病大鼠IgG、IgM含量及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两药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结论 氨基胍和维生素C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感染率,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调控.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B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分离主动脉,HE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ICAM-1mRNA表达.结果 ①造模2组大鼠均出现血脂异常[TC(0.73±0.24)mmol/L vs(5.73±0.21)mmol/L,P<0.05);TG(1.58±0.04)mmol/L vs(4.45±0.14)mmol/L,P<0.05);LDL(0.70±0.23)mmol/L vs(1.53±0.17)mmol/L,P<0.05);HDL(1.58±0.04)mmol/L vs(0.45±0.14)mmol/L,P<0.05)]及主动脉损害.②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葛根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甘油三脂[(1.61±0.14)mmol/L vs(4.45±0.14)mmol/L,P<0.05]、胆固醇[(1.15±0.24)mmol/L vs(5.73±0.21)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0.95±0.14)mmol/L vs(1.53±0.17)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7.11±0.24)%vs(13.73±1.21)%,P<0.05]、糖化低密度脂蛋白[(477.44±70.15)mmol/L vs(900.28±66.64)mmol/L,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1.55±0.25)mmol/L vs(0.45±0.14)mmol/L,P<0.05];葛根素降低主动脉ICAM-1基因[(51.32±8.75)mmol/L vs(85.65±9.65)mmol/L,P<0.05]表达.结论 葛根素具有确切的主动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Ⅳ型胶原α1mRNA表达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南华大学动物部完成。大鼠预养1周后,空腹12h,腹腔注射60mg/kg链尿佐菌素-柠檬酸钠缓冲液,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依据72h后尿糖~,静脉采血测血糖≥16.7mmol/L,确定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维生素C组,保持大鼠血糖波动在25mmol/L左右,持续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排泄率,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结果:30只SD大鼠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尿量增加,血糖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45,3.779,P<0.05),治疗后维生素C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体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有显著提高(t=2.927,3.032,P<0.05)。②大鼠血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4.113,3.1251,2.798,P<0.05),糖尿病组与维生素C组相比,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t=2.875,2.994,3.102,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小球血管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经灰度值测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4.766),治疗后维生素C组肾组织着色浅淡稀疏,与糖尿病组相比Ⅳ型胶原α1基因相对表达明显下调(t=2.879,P<0.05)。结论:维生素C无降糖作用,但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葛根素腹腔注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B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分离主动脉,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内膜FN表达。结果:造模大鼠出现血脂异常及主动脉病理形态改变。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主动脉FN表达。结论: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1型糖尿病(DM)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DM组、葛根素治疗组。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血糖(B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变化。结果显示,葛根素能降低DM大鼠的TG、TC、HbA1c Gly—LDL,升高HDL。提示葛根素具有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