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028篇 |
免费 | 6255篇 |
国内免费 | 40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60篇 |
儿科学 | 1439篇 |
妇产科学 | 762篇 |
基础医学 | 5411篇 |
口腔科学 | 1787篇 |
临床医学 | 16969篇 |
内科学 | 9445篇 |
皮肤病学 | 1229篇 |
神经病学 | 2310篇 |
特种医学 | 418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7篇 |
外科学 | 8455篇 |
综合类 | 37123篇 |
预防医学 | 14106篇 |
眼科学 | 1298篇 |
药学 | 14188篇 |
185篇 | |
中国医学 | 15318篇 |
肿瘤学 | 33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3篇 |
2023年 | 2563篇 |
2022年 | 3030篇 |
2021年 | 3743篇 |
2020年 | 2702篇 |
2019年 | 2689篇 |
2018年 | 2683篇 |
2017年 | 1734篇 |
2016年 | 2167篇 |
2015年 | 2340篇 |
2014年 | 6774篇 |
2013年 | 4896篇 |
2012年 | 5652篇 |
2011年 | 6233篇 |
2010年 | 5924篇 |
2009年 | 5728篇 |
2008年 | 5660篇 |
2007年 | 5816篇 |
2006年 | 5498篇 |
2005年 | 5602篇 |
2004年 | 5007篇 |
2003年 | 4718篇 |
2002年 | 3898篇 |
2001年 | 3690篇 |
2000年 | 3963篇 |
1999年 | 4016篇 |
1998年 | 3703篇 |
1997年 | 3700篇 |
1996年 | 3592篇 |
1995年 | 3123篇 |
1994年 | 2956篇 |
1993年 | 2246篇 |
1992年 | 1955篇 |
1991年 | 1747篇 |
1990年 | 1496篇 |
1989年 | 1348篇 |
1988年 | 818篇 |
1987年 | 692篇 |
1986年 | 578篇 |
1985年 | 554篇 |
1984年 | 466篇 |
1983年 | 400篇 |
1982年 | 369篇 |
1981年 | 313篇 |
1980年 | 207篇 |
1979年 | 106篇 |
1978年 | 68篇 |
1965年 | 41篇 |
1964年 | 43篇 |
1959年 | 4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吡喹酮治疗家畜血吸虫病具有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除1985年外,每年都出现死牛现象。两种投药法出现副反应的比较11984—1990年,应用第3胃投药法治疗耕牛血吸虫病。将吡喹酮粉剂配成10%的水混悬液,按10mg/kg剂量,用第3胃注射枪,16×150mm兽用封闭针头,在牛的右侧倒数第4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的相交点上进针,然后将药液注入第3胃内。采用该法,7年共治疗耕牛194483头(次),总副反应数为2351头,平均反应率为1.21%。其中,瘤胃膨胀1931头,反应率为0.99%;腹泻3… 相似文献
83.
通过35例慢性胃扭转经气钡双重造影复位后效果颇佳,追踪随访无1例复发。慢性胃扭转复位机理:气钡双重造影后由于胃内充气,使胃的张力弹性改变以及钡剂重力作用,及系列有序的机械动作使之恢复正常位置。35例均一次复位。临床上此病多见,长期临床用药物治疗久治不愈,通过双重气钡造影复位法,无痛苦,极易掌握推广,优点甚多。 相似文献
84.
85.
1985年以来,我院应用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肌皮瓣移位修复组织缺损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6~45岁。切割伤14例,慢性溃疡4例,骨髓炎3例,褥疮3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切除7例。其 相似文献
86.
笔者师承苏州巳故著名骨科老中医楚幼佩先生,近年来应用手法及楚氏传统外固定,配合用药治疗跟骨骨折18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8例中,男162例,女26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87.
近几年来,虽然剂型改革有了很大发展,但汤剂在基础医院还是应用得相当普遍,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服药时间对选择提高某些疾病疗效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治疗即是一例。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尤以老年人多见,属于祖国医学咳嗽范畴。 相似文献
88.
89.
小剂量阿斯匹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长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15例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或TIA病人随机分为阿斯匹林(ASA)组(413例)与对照组(402例),随访12~60(平均29.4)个月,结果发现:ASA组卒中与死亡发生率(15.3%)明显低于对照组(24.4%)(P<0.01),ASA组卒中与死亡危险性较对照组降低37%[相对危险性(RR)为0.63,95%可信区间为0.46~0.86];ASA组卒中、血管性死亡及心肌梗塞发生率(22.3%)显著低于对照组(35.4%)(P<0.001),ASA组卒中、血管性死亡及心肌梗塞危险性较对照组降低36%(RR为0.66,95%可信区间为0.50~0.84);ASA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8.4%,严重副作用为2.7%。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