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足细胞裂孔膜蛋白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足细胞又称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具有复杂细胞形态的高度分化细胞。足细胞足突通过α3β1-intergrin和α、β—dystroglycans锚定于肾小球基底膜上。足细胞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是覆盖在相邻足突之间靠近基底膜的一层薄膜连接,透射电镜观测到SD呈拉链样结构,间隙很小,约25--55nm,只允许小于一个白蛋白分子直径的物质通过,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功能的完整性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已发现了多个位于足细胞裂孔隔膜的蛋白分子,如组成SD复合体(slit diaphragm complex)的足细胞关键分子nephrin、podocin、CD2AP等。研究表明,这些蛋白分子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有待研究。本文拟对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与FSGS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肾损伤分子-I(Kidneyi.injury molecule-1,KIM-1)是多种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近期研究表明,对肾组织及尿液中KIM-1的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AKI,其应用价值优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此外,KIM-1还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修复、转分化及肾间质的纤维化过程.本文对近期KIM-1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复位对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茶普生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推拿复位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2组疼痛程度(关节疼痛评分、疼痛综合评分)、腰屈曲活动度(屈曲范围、腰椎曲度)、生存质量(整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的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疼痛综合评分、腰屈曲范围、腰椎曲度、整体健康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复位治疗慢性腰腿疼痛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屈曲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具有跨胚层的多向分化能力,已被众多的体内及体外试验所证实.然而,启动、参与和促进其定向分化的相关因子和调控机制尚未阐明.近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相关受体在BMSC的迁移和功能调节中具有一定作用.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BMSC的表达及对其趋化性迁移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成为疾病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复方积雪草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的 :探讨复方积雪草在体外及体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增生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在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进行 :应用氮蓝四唑盐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对DNA倍体进行分析 ,分别检测复方积雪草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内实验在单侧肾切除术合并阿霉素静脉双次注射的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中进行 ,用定量病理分析观察复方积雪草对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基质增殖的影响。结果 :体外实验提示 ,复方积雪草明显抑制血清加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系膜细胞增殖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G0 /G1期细胞比例增加 ,S G2 /M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 ,且呈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体内实验中 ,造模大鼠经复方积雪草治疗后第 8周 ,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均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结论 :复方积雪草可以抑制系膜细胞增生 ,阻止系膜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  相似文献   
46.
氨水对大白鼠胃粘膜长期作用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47.
复方积雪草2号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积雪草2号对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蛋白尿、血尿及肾脏病理改变的改善情况.方法:复合免疫法制造大鼠IgAN模型,分设正常对照,模型,缬沙坦,复方积雪草2号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6组.观察各组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模型组血尿、蛋白尿较正常组明显增多,各治疗组的血尿、蛋白尿均较模型组改善(P<0.05),其中复方积雪草2号改善血尿作用优于缬沙坦(P<0.05).②免疫荧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有较强IgA荧光,光镜下系膜基底膜面密度明显增加,而毛细血管袢面密度明显减少;各治疗组系膜区内的IgA荧光强度、系膜增生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③电镜下模型组系膜细胞增生,基质明显增多,有足突融合,各治疗组足突融合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复方积雪草2号能降低IgAN大鼠肾组织内IgA的沉积、减少系膜增生、减轻足细胞融合,从而改善IgAN大鼠的肾脏损害,减少蛋白尿、血尿.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36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个月,于1997年7月5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11月在当地健康检查时发现脾肿大,进一步检查:外周血Hb183g/L,WBC205.0×109/L,BPC391×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多,粒...  相似文献   
49.
加减下瘀血汤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加减下瘀血汤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表面清道夫受体A(SR -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采用体外培养HMC ,在佛波酯 (PMA)刺激SR -A上调后 ,用加减下瘀血汤含药血清对其进行干预 ,观察加减下瘀血汤对HMC表面SR -AmRNA表达水平及SR -A与配体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 :(1)体外培养的HMC在PMA的刺激下SR -AmRNA水平明显增高 ,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 (AC -LDL)能力增强 ,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P <0 .0 5 ) ;(2 )中、高浓度的加减下瘀血汤含药血清能下调PMA诱导SR -AmRNA水平的上调 ,低浓度含药血清作用不明显。且该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P <0 .0 5 )。结论 :加减下瘀血汤治疗肾病的机理之一 ,可能是通过抑制病理状态下HMC表面SR -A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50.
318例膀胱癌术后膀胱药物灌注的护理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1月至1992年11月,我们共收治膀胱癌441例,其中358例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术后279例分别用卡价苗,噻替哌,丝裂霉素C等作了预防性灌注疗法。本文就膀膛药物灌注的方法,灌注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具体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